學習資訊專業學院—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本校)於民國四十四年成立社會教育學系圖書資訊學組,為臺灣最早成立之圖書資訊學相關科系。為培育知識經濟社會所需之高階圖書資訊服務人才,本校於民國九十一年成立圖書資訊學之獨立研究所(本所),隸屬本校教育學院,招收一般碩士生。

為提供在職圖書資訊服務人員之進修管道,本所於民國九十四年續接社會教育學系(社教系)之「圖書資訊學碩士學位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學校圖書館行政碩士在職專班(暑期班)」,以培育具備資訊科技知能之圖書資訊服務人才。

為進一步推動跨領域合作,本所於民國九十五年與本校美術系、歷史系、國文系及產業界專家等共同籌設「數位內容與創新應用學分學程」,以培育兼具數位內容創作與加值應用之人才。因應圖書資訊學研究之變遷與知識服務產業之發展趨勢,本所於民國九十七年奉教育部核准成立博士班,並於民國九十八年招收第一屆博士生,以培育兼具圖書資訊學學術研究與管理領導能力之人才。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書目探勘公共圖書館帕列托法則
    (2020) 楊依婷; Yang, Yi-Ting
    帕列托法則為管理學上的熱門議題,指關鍵少數與無用多數的不平衡現象,80/20法則是帕列托法則的延伸,主張小部分的原因、投入或努力,可以產生大部分的結果、產出或酬勞。公共圖書館的流通資料,是讀者實際使用圖書館館藏的紀錄,本研究探討圖書館情境中的80/20法則,以讀者的觀點為基礎,分析公共圖書館近2年的流通資料,研究結果發現24.7%的讀者佔有75.3%的借閱量,符合帕列托法則的現象,有關鍵少數讀者貢獻了大部分的借閱。 本研究以資料探勘技術分析關鍵少數讀者的特性、可用多館藏特性,以及兩者的關聯,並應用於目標行銷中,試圖達成公共圖書館的目標行銷。目標行銷三步驟為市場區隔、市場選擇與市場定位,本研究以帕列托法則的觀點,找出圖書館有少部分的讀者,因佔有大部分的借閱,成為關鍵少數讀者,當作目標行銷中的市場區隔;以分群分析了解關鍵少數讀者的特性,當作目標行銷中的市場選擇;藉由借閱資料的關聯規則分析,得知群集中讀者借閱館藏的關聯,以擬定推銷館藏的策略,當作市場定位。本研究結果有助於公共圖書館個人化服務推廣,以及行銷推展及政策制定,可成為公共圖書館館藏推薦時的參考,幫助公共圖書館在管理、行銷與館藏發展議題上更有效率。
  • Item
    書目探勘資料之清理研究-以問卷資料為例
    (2012) 李威毅
    資料清理是書目探勘中的第一步驟,同時也影響書目探勘的結果,但資料本身常具有雜訊的存在,如此可能導致探勘過程中耗費大量時間在解決去除雜訊的問題;同時雜訊過多也會影響書目探勘的結果。在過去研究之中書目探勘的資料清理大多討論內部性資料為主,少有以外部性資料作為資料來源,而圖書館事業中大量的外部性資料可與圖書館自動化系統各個模組資料做結合提供圖書館管理者更加了解圖書館讀者的使用行為。 本研究利用外部性資料作為資料來源,利用去除雜訊、資料整合、資料轉換、資料刪減、實行概念階層等步驟進行資料清理,並透過書目探勘中的迴歸分析與群集分析評估資料清理前後的探勘結果。結果顯示,進行資料清理後迴歸分析的R2與群集分析的解釋變數機率值皆能較執行資料清理前提昇 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中所使用之資料清理方式與步驟有助於提昇書目探勘的準確度。此外,去除雜訊的步驟能有效提昇書目探勘的結果,其後並加以實行各項分群,如:雙變項分群、多變項分群等,皆能提昇書目探勘的結果。
  • Item
    基於借閱目的之資料清理機制研究 -以興趣目的為例
    (2010) 陳建傑; Chen Chien Chieh
    研究人員經常使用現實社會中的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但這些資料通常存在些許問題,如此將可能降低資料分析的效率,甚至產生錯誤的結果。圖書館經常藉由分析讀者的歷史借閱紀錄作為提供各項服務之依據,但過去在分析前並未考量讀者的借閱目的進行清理。歷史借閱紀錄大多包含一個以上的借閱目的,若在分析前未依借閱目的進行清理,極可能產生錯誤的結果。 本研究透過考量讀者借閱目的中的興趣目的,設計啟發式清理機制,嘗試去除讀者歷史借閱紀錄中的非興趣紀錄,並透過F-Measure評估清理結果,歸納出合適的清理方法與屬性。此外,本研究透過調整各清理機制的參數,嘗試進行個人化清理,以瞭解個人化清理的步驟與流程。 由研究結果可知,讀者的歷史借閱紀錄無法輕易地依據興趣借閱目的進行清理,但可嘗試透過群集分析的E-M演算法,並使用「第三層分類號、借閱日、作者」屬性組合來進行清理。在個人化清理方面,透過調整參數可獲得更佳的清理結果。此外,若使用F-Measure評估清理結果,讀者的原始興趣比越高,其清理難度也越高。
  • Item
    圖書館電子資源使用分析模式之研究--以醫學電子資源為例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2014-01-01) 游忠諺; 謝建成 
    隨著網路興盛與蓬勃發展,電子資源的重要性與時俱進。實務上,圖書館所能獲取之COUNTER統計報表缺乏電子資源實際使用者與所屬單位等相關詳細資訊,因此無法針對使用者或實際使用單位作進階使用分析。為解決圖書館在電子資源使用分析時所遭遇之困難,本研究提出一電子資源使用分析模式,透過網際網路紀錄檔,以系統化方法轉換、清理、整合、分析巨量電子資源使用數據。為聚焦及簡化分析模式之探討,本研究以某醫學大學圖書館所訂購醫學電子資源為研究個案,依訂購年度、期刊、學院、特定學科領域,及特定文獻等常見需求項目進行統計分析。其結果除可作為圖書館館藏政策制訂與使用者行為分析參考,彙整資料亦可應用於資訊計量、資訊行為、書目探勘等研究領域,提供更多元議題之探討。
  • Item
    書目探勘讀者使用圖書館之行為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2006-10-01) 謝建成; 林湧順 
    在數位化的時代裡,資料彙整分析與資料探勘所探索發掘出的資訊,對單位政策制訂與決策建立是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圖書館經營的目的是要能夠更符合讀者的需求,因此主動發掘讀者的需求,主動提供讀者所需要的資訊,是現今圖書館重要的工作項目。資料探勘技術於圖書館之應用—被稱之為書目探勘(bibliomining),確實能有效協助管理者進一步了解讀者對圖書館之需求。書目探勘之資料資源主要以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借閱記錄與館藏資料為軸心,不同於以往的是,本研究嘗試整合讀者個人多方面特性資料(非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讀者資料),並依據研究主題需求,萃取、彙整與轉換資料,建立相關資料倉儲,以「圖書」、「讀者」與「時間」三個面向透過資料彙整交叉分析與資料探勘技術之群集分析、分類分析與關聯規則分析等,探討讀者使用圖書館之行為。此結果可提供圖書館管理者在經營決策於館藏政策、圖書推薦、預算分配、圖書館管理等之重要的且客觀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