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專業學院—生命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8

本系學士班之教育目標為「培育優良之生物科教師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雙軌並行。

因應少子化的衝擊,本系調整相關員額及教學資源之分配,在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上,特別注重學生基礎學識、研究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學生可依個人志趣作學習規劃,畢業後有更寬廣的出路。

本系碩、博士班之教育目標則以「培養生命科學研究人才」為主,並兼顧師資培育,故課程設計及學習活動以培養獨立研究能力為主要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非小細胞肺癌之基因組缺失圖譜:新基因組缺失及新腫瘤抑制基因之精確定位和其變異分析
    (2005) 曾若嘉; Ruo-Chia Tseng
    中文摘要 肺癌為國人癌症死亡的首位,近年來每年約有6000人死於肺癌,但其分子致癌機制至今仍未釐清。由於癌症的形成過程中主要變異的基因為致癌基因 (Oncogenes) 活性過增或抑癌基因 (Tumor suppress genes, TSGs) 失去活性;抑癌基因經研究證明需二個基因座皆變異才導致其失去活性而致癌,其變異的方式多為一基因座產生點突變、小片段鹼基缺失、或啟動子過度甲基化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而另一基因座產生抑癌基因及鄰近區域DNA大片段的缺失,因此異質性缺失 (loss of heterozygosity, LOH) 經常可作為抑癌基因區位的指標。為了偵測肺癌組織之異質性缺失,並瞭解一些特定抑癌基因參與台灣肺癌形成之機制,本研究設計了以下三個主要目標:(1)以微切片(microdissection)取得高純度癌細胞與其配對之正常細胞進行基因體異質性缺失分析,以建立一台灣肺癌基因體異質性缺失圖譜;(2)針對缺失的高頻率區域如染色體1p36.2、10q24.3及 17q24.3所包含的三個抑癌基因ICAT、BTRCP及 AXIN2在肺癌病人中進行DNA、RNA、蛋白質變異分析;(3)針對基因體缺失區域17q24.3設計高密度之微衛星序列,以精確定出缺失區位,再進一步以肺癌細胞株及病人組織進行該區位之異常轉錄產物及啟動子甲基化分析。 目標一:本研究結果顯示以177個微衛星序列進行71位肺癌病人的基因體缺失分析,有20個染色體區位其缺失頻率可達48%以上,其中8個區位尚未有文獻報告,僅在台灣發現;卡方分析統計的結果顯示許多區位的缺失與病人的年齡、性別、抽煙狀況、癌症種類及分期有關,例如:9個微衛星序列與抽煙的病人有關(P值小於0.05);2個微衛星序列與肺腺癌 (adenocarcinoma) 有關(P值小於0.05)。利用Cox’s多變項分析,3個區位的缺失與病人存活率顯著相關(P值小於0.05)。上述為文獻中針對肺癌最完整的全基因異質性缺失研究,這些與台灣地區非小細胞肺癌有關的異質性缺失,可能用來作為肺癌早期偵測的指標或預後的依據,同時這些區域也可用來尋找一些因為失去功能而導致非小細胞肺癌形成的新穎抑癌基因。 目標二:上述基因體異質性缺失結果顯示,染色體1p36.2、10q24.3及 17q24.3 其基因體缺失的頻率皆高於40%,這三個基因座分別包含wingless (Wnt) 訊號傳遞中的三個重要抑癌基因ICAT、BTRCP及 AXIN2;而Wnt 訊號傳遞與細胞增生、活動及癌化生成是有關連的,並與β-catenin蛋白質降解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為瞭解在非小細胞肺癌中,AXIN2、BTRCP及ICAT基因是否發生變異,我們利用反轉錄-聚合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偵測78位非小細胞肺癌及非腫瘤配對肺組織中AXIN2、BTRCP及ICAT基因之異常。研究結果顯示,分別有35%、32%及35%的病人有蛋白質表現異常之情形,其啟動子過度甲基化 (promoter hypermethylation) 亦分別有38%、50%及42%。卡方分析發現AXIN2 mRNA低表現經常發生於腫瘤分期之早期病人,其比例為53%(P值為0.028);另外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與卡方分析結果顯示AXIN2、BTRCP及ICAT基因蛋白低表現與啟動子過度甲基化顯著相關 (P值<0.001) 而且與β-catenin蛋白過度累積於細胞核中有顯著相關性(AXIN2,P值為0.004;BTRCP,P值為0.013)。顯示抑癌基因ICAT、BTRCP及 AXIN2變異與非小細胞肺癌形成及β-catenin蛋白過度累積有關。本研究結果亦為第一篇針對Wnt pathway之相關抑癌基因AXIN2、BTRCP及ICAT在癌症組織樣本中的完整分子及臨床研究。 目標三:基因體異質性缺失的研究顯示,染色體17q24.3 其缺失的頻率高於50%,推測此區可能有新腫瘤抑制基因。因此我們利用精確缺失定位分析17q24.3在肺癌中之情形,並且針對位於此區之新穎基因LOC51321檢測其在15株肺癌細胞株及53個肺癌組織中各有47%及36%其mRNA低表達的情形。另外,肺癌細胞株CL1-5-F4之LOC51321啟動子甲基化情形及mRNA不表達有相關性。因此推測此新穎基因LOC51321可能參與肺癌形成,且其變異與異質性缺失及啟動子過度甲基化相關。
  • Item
    Analysis of the AXIN2 Gene Expression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系, 2005-06-??) 曾若嘉; 曾傑; 許瀚水; 王憶卿
    肺癌在世界上是最普遍的惡性腫瘤之一,並且在包括台灣的工業化國家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探索哪些基因參與肺癌之形成是很重要的。Wingless (Wnt)訊號傳遞與細胞增生、活動及癌化生成是有關連的,在Wnt訊號傳遞途徑中,Axis inhibition protein 2 (AXIN2)蛋白的功能如同骨架蛋白,在β-catenin蛋白質降解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推測AXIN2基因在此訊號傳遞途徑中似具有腫瘤抑制功能。為瞭解在非小細胞肺癌中,AXIN2基因表現是否發生變異,我們利用反轉錄-聚合酶及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偵測56位非小細胞肺癌及非腫瘤配對肺組織中AXIN2基因之異常。反轉錄-聚合酶分析的結果顯示,45%的病人AXIN2基因之mRNA表現有降低的情形。卡方分析發現mRNA低表現經常發生於腫瘤分期之早期病人,其比例為54% (P值為0.048),達顯著相關;另外,亦發現mRNA低表現與年老病人是有相關性的(P值為0.052)。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分析結果顯示36%的非小細胞肺癌樣本有AXIN2蛋白質低表達之情形。卡方分析發現AXIN2蛋白質低表達經常發生於良好或中度之腫瘤分化分期(P值為0.023),達顯著相關。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非小細胞肺癌中AXIN2基因之mRNA及蛋白質表現的變異是經常發生的,而且可能與肺癌早期形成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