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4

系所沿革

為迎合產業機電整合人才之需求,本校於民國 91年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招收碩士班學生;隨後並於民國93年設立大學部,系所整合為「機電科技學系」,更於101學年度起招收博士班學生。103學年度本系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本系所之發展方向與目標,係配合國家政策、產業需求與技術發展趨勢而制定。本系規劃專業領域包含「精密機械」及「光機電整合」 為兩大核心領域, 使學生不但學有專精,並具跨領域的知識,期能強化學生之應變能力,以適應多元變化的明日社會。

教學目標主要希望教導學生機電工程相關之基本原理與實務應用的專業知能,並訓練學生如何運用工具進行設計、執行、實作與驗證各項實驗,以培養解決機電工程上各種問題所需要的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基於建立系統性的機電工程整合教學與研究目標,本系學士班及研究所之教育目標如下:

一、學士班

1.培育具備理論與實作能力之機電工程人才。

2.培育符合產業需求或教育專業之機電工程人才。

3.培育具備人文素養、專業倫理及終身學習能力之機電工程人才。

二、研究所

1.培育具備機電工程整合實務能力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

2.培育機電工程相關研究創新與產業應用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

3.培育具備人文素養、專業倫理及終身學習能力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三維暫態模擬溫度場與應力場應用於 316L不銹鋼銲接分析之研究
    (2009) 林鉅程; Chu Cheng Lin
    本研究利用有限元素軟體對不銹鋼板材316L 進行CO2 雷射銲接模擬 分析。模擬過程中,316L 不銹鋼的各種高溫物理參數以模擬軟體JMATPRO 分析結果所獲得,做為模擬分析的依據。本研究對板材進行銲接溫度場與 銲後應力應變場分佈的模擬分析,並考慮非線性材料特性進行熱-力結構耦 合分析過程。 溫度分析中,本研究採用67%的熱效率進行熱源模擬,銲接分析輸入 熱源的型式為高斯體熱源。使用獨立體熱源型式進行薄板材料三維模擬, 獲得的分析溫度與實驗結果僅有些許的誤差。角變形分析結果,經模擬分 析與銲接實驗發現,銲件在銲接冷卻後發生的角變形量相當小。橫向應力 分析中,因銲接熱源的高溫作用使得銲道附近有較高的溫度梯度,金屬板 材因銲接受熱而膨脹,但因遠離銲道材料的拘束,銲道附近形成壓縮應 力,也造成壓縮應變的發生。在銲接過程中,隨著熱源的消失,銲道從熔 融金屬開始凝固冷卻,此時體積產生收縮,於銲縫處存在一拉伸應力。當 板材溫度由高溫降至室溫時,體積仍持續收縮,造成銲縫處的拉伸應力向 上提升。縱向應力分析結果顯示,在銲道的起點與終點處皆有壓縮應力存 在,中間區則為拉伸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