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工程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4

系所沿革

為迎合產業機電整合人才之需求,本校於民國 91年成立機電科技研究所,招收碩士班學生;隨後並於民國93年設立大學部,系所整合為「機電科技學系」,更於101學年度起招收博士班學生。103學年度本系更名為「機電工程學系」,本系所之發展方向與目標,係配合國家政策、產業需求與技術發展趨勢而制定。本系規劃專業領域包含「精密機械」及「光機電整合」 為兩大核心領域, 使學生不但學有專精,並具跨領域的知識,期能強化學生之應變能力,以適應多元變化的明日社會。

教學目標主要希望教導學生機電工程相關之基本原理與實務應用的專業知能,並訓練學生如何運用工具進行設計、執行、實作與驗證各項實驗,以培養解決機電工程上各種問題所需要的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基於建立系統性的機電工程整合教學與研究目標,本系學士班及研究所之教育目標如下:

一、學士班

1.培育具備理論與實作能力之機電工程人才。

2.培育符合產業需求或教育專業之機電工程人才。

3.培育具備人文素養、專業倫理及終身學習能力之機電工程人才。

二、研究所

1.培育具備機電工程整合實務能力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

2.培育機電工程相關研究創新與產業應用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

3.培育具備人文素養、專業倫理及終身學習能力之專業工程師或研發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以溶膠凝膠法製備氧化鎢薄膜應用於二氧化氮氣體感測器之研究
    (2008) 游騰德; Teng-Te Yu
    本研究以金屬烷氧化合物(M-OR) 為前驅粉體製作氧化鎢薄膜鍍液,前 驅溶液以異丙醇為溶劑,使用旋塗方式將氧化鎢薄膜塗佈於具有指叉電極之 氧化矽基板上,比較氧化鎢薄膜不同溫度退火及不同退火氣氛條件(大氣退 火、真空退火與氧氣氛退火)之氣體感測性質分析。本研究中使用AFM、 SEM 與XRD 觀察鍍膜表面形貌與微結構,並觀察各項性質隊氣體感測之影 響。 由SEM 觀察薄膜表面形貌發現本實驗所製備之氧化鎢薄膜表面皆具有 微小裂縫與微孔現象,有利於感測氣體的吸附。實驗結果顯示,本實驗所製 備之WO3 經大氣400℃退火一小時熱處理後得monoclinic 結構,隨退火溫度 升高其晶粒隨之增大。對NO2 氣體感測之靈敏度在200℃以下隨操作溫度升 高而增加,於200℃操作時有最大之靈敏度,之後隨操作溫度升高而下降, 而氣體感測反應時間與回復時間隨溫度升高而縮短。氧化鎢薄膜經不同氣氛 退火後,以大氣退火其靈敏度最佳、真空退火次之而氧氣氛退火最差。
  • Item
    以溶膠凝膠法製備氧化鋅奈米結構於半導體型氣體感測器之應用
    (2008) 張均豪; Jyun-Hao Jhang
    摘要 本研究分別以異丙醇及甲醇為溶劑,利用溶膠凝膠法配合旋轉塗佈的方式在Al/SiO2/Si基板上製備ZnO薄膜作為氣體感測材料,探討以不同溶劑製備出之不同微結構對於CO及NO2之感測特性,並使用SEM及XRD觀察在不同熱處理條件下之表面型貌及結晶結構。 由SEM觀察發現使用異丙醇為溶劑所製備之薄膜其表面型貌為奈米結晶構造,而使用甲醇為溶劑所製備之薄膜則為奈米網狀結構。經XRD分析兩種晶體結構皆屬於六方晶系之HCP結構,前者呈現(002)之優選方向,後者則為多晶方向成長。氣體感測結果發現以異丙醇為溶劑之薄膜對NO2有較佳的選擇性,在工作溫度200℃偵測10 ppm及50 ppm NO2測得靈敏度為2.96及7.47;固定NO2之濃度為50 ppm,分別於100℃、150℃、200℃、250℃進行量測,在200℃測得最佳之靈敏度為7.47,為感測器之最佳工作溫度;固定工作溫度,對不同濃度之NO2進行感測,顯示感測器具有良好的線性特性。最後在相同工作溫度與NO2氣氛濃度中比較兩種微結構之感測性質,發現奈米網狀結構之感測靈敏度大於奈米結晶構造,在100 ppm NO2中測得最佳之靈敏度為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