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56

本系師資陣容堅強,現有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助理教授2人、名譽教授5人,每年國科會補助之專題研究計畫超過廿個,補助之經費每年約三千萬,研究成果耀眼,發表於國際著名期刊(SCI)的論文數每年約70篇。

近年來已在課程方面 著手變革,因應學子的各種不同的生涯規劃與需求,加強職業輔導與專業能力的提升,增加高科技相關課程,提供光電學程(光電半導體、半導體製程技術、近代光 學與光電科技等)、凝態物理、表面物理與奈米科技、高能與理論物理、生物物理、應用物理等研究發展專業人才,並配合博士逕讀辦法,讓大學部學生最快能在五 年內取的碩士(透過碩士班先修生),八年內取得博士,有助於提升本系基礎與應用研發能量,為各學術研究機構與業界高科技創新與研發人力(包括在光電業、半 導體製造業、電腦週邊產業等)。

本系亦推動網路教學(科學園)與數位科學研究,作為提供科學教學與學習系統平台的強化支援,並除了原先開設的教育學程外,多增強學生英語教學的能力,與世界科學教師系統連結,在教師從業方面,塑造世界級的物理科學教師,發揮教育影響力。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石墨烯作為透明導電膜之應用
    (2013) 陳沐谷; Mu-Ku Chen
    自2004年石墨烯被以膠帶機械式剝離法發現以後,這個新奇的材料風靡了整個世界,許多製備石墨烯之實驗方法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諸如機械剝離法、晶體外延生長法、化學氧化石墨還原法、化學氣相沉積法與固態裂解法,製程進步與穩定使得石墨烯應用方面亦日漸茁壯,石墨烯極為透明、可導電、優異的機械特性與可任意彎折,由於這些特性使得石墨烯被廣泛地應用於可撓式透明導電薄膜,在觸控面板、液晶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體與太陽能板等領域相較於目前的銦錫氧化物,石墨烯具有相當地優勢。 本實驗是以石墨筆之粉末為固態碳源,在900°C高溫下調控通入之氫氣與氬氣流量比例製備石墨烯,所製備出石墨烯品質缺陷極少,且可見光穿透率可達87%,使用10 M硝酸與10 mM四氯金酸以體積比4:1混合對石墨烯進行摻雜,使得氫氣流量比例為50%之石墨烯片電阻由800 Ω/下降至131.8 Ω/,下降幅度達80%。 於應用方面,將所製備之石墨烯當作透明導電薄膜,以最簡便的方式組裝成四線電阻式觸控面板,可達到可重複使用、可定位觸碰位置、多種彎曲程度與彎曲時重複使用等功用。 科技與人類日常生活習慣一直在互相配合改變,而石墨烯在未來消費性電子產品上的應用具有可任意彎曲之絕對優勢,此為石墨烯取代ITO成為主流透明導電膜之關鍵,提供更進步與便利的產品於我們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