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家長預防措施與子女菸害知識、反菸態度和吸菸行為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12-??) 賴香如; 吳德敏; 邱詩揚; 李碧霞; 趙國欣; 鍾宜君; 李欣憶; 劉姿鈺父母親是影響下一代成長與發展的重要關鍵人物,父母的教養方式和督導可防範子女出現偏差行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瞭解國、高中職學生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 的現況,不探討其與學生菸害知識、態度和行為間的關係。 研究者招募對建構無菸校園有興趣的宜蘭縣六所國中和高中職為調查學校,採隨機取樣抽出每校每年級2班的學生和家長為樣本。針對抽出的36班133對親子, 分別以學生和家長版結構式自填問卷為工具進行資料蒐集,有效配對問卷共計1175份,回收率為87.4%。最後,利用SPSS11.0進行複迴歸和邏輯迴 歸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1.學生的菸害知識答對率在七成以上;反菸態度偏正向;約19.0%的人曾經吸菸。 2.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執行的情形在偶而與經常之間,其中又以管控零用錢、重視傾聽和子女教養等層面做得比較好,但在家長反菸角色學習層面上做得比較 差。 3.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與學生的菸害知識無關,但與反菸態度和吸菸行為有關。當父母的預防措施做得越好,學生的反菸態度越正向,越不會成為吸菸者。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推動預防子女吸菸之親職教育,協助家長解決相關之困境,以間接降低青少年吸菸率。Item 青少年藥物教育需求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0-05-??) 賴香如; 李碧霞; 李景美; 彭如瑩為建立本土化及適用於國內一般青少年的藥物濫用防制教育,本研究採 用質性研究法中的焦點團體訪談法,於八十七年十二月至八十八年一月間,以臺 北市文山區實踐國中一年級學生六十名(男、女各三十名)為對象,進行六場次、 每次一百分鐘的訪談,以了解學生對藥物教育的需求。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1.在校園和社區內,國中生使用的成癮物質以香菸最常 見,酒、檳榔、強力膠和安非他命偶爾見到。使用的原因可分為個人、家庭、學 校、同儕和社會等五類。2.為避免自己或友人染上成癮物質,受訪者會採用澄清 與強化觀念、謹慎擇友、從事正當休閒、擴充個人資訊和資源等方法。3.當友人 邀約使用成癮物質,受訪者的拒絕策略可分為直接(如:勇敢的說不、婉轉推辭等) 和間接(如:轉移或岔開話題、提供替代品、以警車鳴聲或哨音嚇阻等)兩類。4.學 校欲協助學生避免成癮物質,應兼顧硬體和環境、督導與管理、宣導教育、輔導 工作、替代性活動、教師角色模範、與家庭和社區結合等層面。受訪學生認為學 校現有的藥物濫用防制教育具有部分效果,但生活層面的內涵可再加強。5.藥物 教育需求方面:(1)課程內容應涵蓋:藥物濫用資訊(如:藥物的定義、種類、影響、 成份、功用、辨識方法、來源、製造和吸食方法等)、拒絕成癮物質的方法、相 關法律規範等。(2)建議理想授課人選包括:教育人員、政治與專業人士、有相關 經驗者、明星和公益人物等。(3)教學方法以多樣化、提供參與式與互動式的動態 化教學(如:有獎徵答、遊戲、演戲、話劇比賽等),較具教學效果。建議未來在推 動藥物濫用防制教育工作時能結合家庭、學校和社區的力量,強化生活層面相關 技能的傳授;並針對藥物濫用高危險群學生進行藥物教育需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