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第二專長教師投入生活科技教育之動機、課程意識建構與教學實踐初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1-09-??) 范斯淳; 陳君瑜; Szu-Chun Fan, Chun-Yu Chen
    非專長授課是教學現場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第二專長班即是為此因應而生的教師專業發展途徑。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修習生活科技第二專長課程的教師在投入科技教育時,其自身之動機、課程意識建構及教學實踐的轉化,以期能作為未來推動科技領域師資培訓與教師專業發展之參考。本研究採問卷調查與半結構深度訪談之個案研究法,針對參與第二專長班的教師進行研究,先以問卷調查全體29位學員對實施生活科技課程意願之觀點,再以個人與小組訪談的形式,邀請其中九位學員進行深度訪談。訪談時間為2018年10月,每次訪談時間約60分鐘。研究者運用質性分析軟體進行資料的編碼與分析後,對應量化問卷的分析結果,歸納以下研究發現:一、參與第二專長班之動機,主要源於自身對於實作之興趣與學校教學需求;二、參與第二專長班對其課程意識建構之影響,包含有助於提升對生活科技課程之專業覺知、形塑實施科技教育之信念,並對任教生活科技建立正向的自我覺知;三、教學實踐會促使第二專長班教師快速吸收及轉化專業知識,但在過程中容易因外在環境因素的干擾與自覺專業知識不足,而影響教學信心;四、校內外教師社群與學校行政的支持,是協助第二專長班教師克服教學困難的重要關鍵。
  • Item
    科技教育融入STEM 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6-??) 范斯淳; 游光昭; Szu-Chun Fan; Kuang-Chao Yu
    發展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 Mathematics)課程是近年來美國教育界所關注的課題,亦普遍受到先進國家的重視。本研究之目的是從美國科技教育學者的觀點,探討科技教育融入STEM 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方式,並據以提出對臺灣科技教育融入STEM課程的可行性及實施建議。本研究採深度訪談的方式訪談11 位美國科技教育學者,以瞭解美國科技教育界如何闡述STEM 課程之核心價值,及其課程發展與實踐方式。本研究歸納之結論如下:一、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是一種整合式的教學與學習途徑;二、科技教育的STEM課程應著重在實作學習(hands-on learning)以及心智學習(minds-on learning)的平衡;三、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以「科技與工程議題」為核心、「工程設計」歷程為架構,而「科學探究」、「數學分析」及「科技工具」為知識整合與應用的要項。據此,本研究針對臺灣邁向12 年國教之科技教育提出三點建議:一、國中的科技教育課程著重設計與製作的內涵,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高中著重工程設計的內涵,培養學生整合STEM 知識以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二、臺灣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提供學生更多設計、探究、分析、測試與綜合評估的學習機會,以建構更完整的整合與應用能力;三、提升臺灣生活科技教師對STEM課程的理解與教學專業知識的準備,是落實STEM 課程理念的關鍵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