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及健康狀況之比較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1-12-??) 黃春太; 姜逸群
    本研究在比較城鄉地區老人的社會支持體系與健康狀況之差異,並探討社會支持體系對城鄉地區老人健康狀況的影響。以台北市萬華區及台北縣平溪鄉、石碇鄉為城 鄉他區之對象母群,共抽出1,634人(城區736人,鄉區898人),以結構式問卷進行面對面訪談收集資料,完成有效樣本1,448人(城區640人, 鄉區808人),訪視完成率88.6%。研究結果發現:城區老人在疾病程度、身體功能、心理健康顯著優於鄉區老人。城區老人在與配偶同住、與子女接觸、與 親友聯絡、社團活動參與顯著高於鄉區老。城區老人在自覺獲得支持、負向互動顯著高於鄉區老人;但支持滿意度,城鄉地區則無顯著差異。社會支持體系與健康狀 況的關係;城區方面,社會支持、社會網路對疾病程度沒有預測力;社團活動參與愈多者,其身體功能狀況愈好;社團活動參與愈多、負向互動愈低者,其心理健康 愈好。鄉區方面,社團活動參與愈多、支持滿意度愈高者,其疾病程度愈低;與配偶同住、與子女接觸愈多、與親友聯絡愈多、支持滿意度愈高者,其身體功能狀況 愈好;與配偶同住、與子女接觸愈多、支持滿意度愈高者,其心理健康愈好。
  • Item
    國中生的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與飲酒行為之初探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06-??) 黃春太; 姜逸群; 黃雅文; 張寶仁
    本研究旨在討國中生的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與飲酒行為關係。研究對象為臺南縣二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採用分層叢抽樣法,抽出21個班級的學生為樣本,有 效樣本為830人,施測時 間是九十一年十二月至九十二年一月。 結果發全體受試者的社會技巧平均得分在中上程度,女生的社會技巧顯著高於男生;就年級而言,一年級的社會技巧顯著高於二、三年級。依各分項來看,在人際扶 持、社交認知、權威行為等變項,女生顯著高於男生。在人際扶持、權威行為、溝通表達等變項,一年級顯著高於二、三年級。 女性在學業成就顯著高於男生。男生在違規行為顯著高於女生。自尊變項,一年級顯著高於二、三年級。自我效能隨年級升高而降低,且達顯著差異。 權威行為愈差、溝通表達愈好、違規行為愈多、自我效能愈低,則愈有飲酒行為。這些變項對飲酒行為的解釋力為31.4%。 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加強國中生的社會技巧練,提升自我效能,加強自尊教育,並對有違規行為的學生加強輔導,以減低飲酒行為。對於未研究方向,建議繼續探討 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變項內涵,並針對不同地區的國中生進行研究。
  • Item
    臺灣地區國中生飲酒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06-??) 姜逸群; 黃雅文; 黃春太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國中生酒行為,同時探討社會心理學因素、環境因素與飲酒行為之關係。以臺灣地區國中生為母群體,以二階段分層抽樣法進行抽樣,以班級 為單位,利用自填式結構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5956名。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1.國中生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以上者佔15.3%;以性別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男生有18.4%,女生有12.1%,男生喝酒情形 顯著較女生為高。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13.8%,二年級有15.6%,三年級有16.3%,飲酒行為有隨年級而增加之 趨勢,且三年級喝酒情形顯著高於一、二年級,二年級亦顯著高於一年級。 2.國中生未來六個月內有飲酒意圖者佔24.8%;以性別來看時,每個月少喝酒1-2次的學生,男生有28.6%,女生有20.7%,未來六個月內有可能 飲酒,男生飲酒意圖顯著高於女生。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22.3%,二年級有23.4%,三年有28.7%,未來六個月 內有可能飲酒,三年級飲酒意圖顯著高於一、二年級。 3.影響飲酒行為因素的探討發現:與同學相比自己覺得較有偏差行為、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自己對同儕壓力的感受性愈強、自我效能愈低、父母對孩子的 關心與鼓勵愈少、對父母管教的遵從度愈低、自己與同儕對飲酒行為的贊同愈高、同儕飲酒行為愈多、父母飲酒行為愈高、父母對子女飲酒的態度愈開放者,則愈有 飲酒行為。
  • Item
    臺灣地區國中生物質濫用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3-12-??) 姜逸群; 黃雅文; 黃春太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國中生物質濫用行為,同時探討社會心理學因素、家庭因素與物質濫用行為之關係。以臺灣地區國中生為母群體,以二階段分層抽樣法進行抽 樣,以班級為單位,利用自填式結構水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5956名。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1.國中生每個月至少吸菸1-2次以上者佔11.3%。以性別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吸菸1-2次的學生,男生有14.5%,女生有8.0%,男生吸菸情形顯 著較女生為高。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吸菸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9.4%,二年級有10.9%,三年級有13.9%顯示吸菸行為有隨年級而增加之趨 勢,且三年吸吸菸情形顯著高於一、二年級。 2.國中生每個月至少吸食安非他命1-2次以上者佔0.5%。以性吸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吸食安非他命1-2次的學生,男生有0.5%,女生有0.4%, 男、女生吸食安非他命情形無顯著差異。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吸食安非他命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0.6%,二年級有0.55,三年級有0.4%, 一、二、三年級吸常安非他命情形無顯著差異。 3.影響欲酒行為因素的探討發現:與同學相比自己覺得較有偏差行為、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同儕關係愈良好、自己對同儕壓力的感受性愈強、父母對孩子 的關心與鼓厲勵愈少、對父母管教的遵從度愈低、與父母相處愈不愉快者,則愈會有飲酒行為。 4.影響吸菸行為因素的探討發現:與同學相比自己覺得較有偏差行為、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同儕關係良好、自己對同儕壓力的感受性愈強、對父母管教的 遵從度愈低者,則愈會有吸菸行為。 5.影響吸食安非他命因素的探討發現: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對父母管教的遵從度愈低者,則會有吸食安非他命的行為。 6.影響國中生飲酒、吸菸、吸食安非他命行為的跑素並不相同,有其共同的影響因素,也有不同的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