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科技教育融入STEM 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06-??) 范斯淳; 游光昭; Szu-Chun Fan; Kuang-Chao Yu發展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 Mathematics)課程是近年來美國教育界所關注的課題,亦普遍受到先進國家的重視。本研究之目的是從美國科技教育學者的觀點,探討科技教育融入STEM 課程的核心價值與實踐方式,並據以提出對臺灣科技教育融入STEM課程的可行性及實施建議。本研究採深度訪談的方式訪談11 位美國科技教育學者,以瞭解美國科技教育界如何闡述STEM 課程之核心價值,及其課程發展與實踐方式。本研究歸納之結論如下:一、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是一種整合式的教學與學習途徑;二、科技教育的STEM課程應著重在實作學習(hands-on learning)以及心智學習(minds-on learning)的平衡;三、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以「科技與工程議題」為核心、「工程設計」歷程為架構,而「科學探究」、「數學分析」及「科技工具」為知識整合與應用的要項。據此,本研究針對臺灣邁向12 年國教之科技教育提出三點建議:一、國中的科技教育課程著重設計與製作的內涵,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高中著重工程設計的內涵,培養學生整合STEM 知識以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二、臺灣科技教育的STEM 課程應提供學生更多設計、探究、分析、測試與綜合評估的學習機會,以建構更完整的整合與應用能力;三、提升臺灣生活科技教師對STEM課程的理解與教學專業知識的準備,是落實STEM 課程理念的關鍵課題。Item 不同範例展示及實作經驗對國中生科技創造力的影響(國立臺灣師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9-12-??) 張玉山; 李大偉; 游光昭; 林雅玲; Yu-Shan Chang; Ta-Wei Lee; Kuang-Chao Yu; Ya-Ling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創意層級的範例展示及實作經驗對國中生科技創造力的影響。研究方法採用二因子實驗設計之準實驗研究,研究對象為231 位臺北縣國中生活科技課程的學生。主要研究工具為產品創意量表,內容包括整體評分、主題設定、色彩變化、造型變化、材料種類、外加機能、組合方法共七項。研究結果顯示,實作經驗對學生作品的造型設計與外加機能設計,有顯著的創意效果;高級與中級創意成品範例對學生作品的整體評分、主題設定、色彩變化、造型變化及外加機能,都有正面的創意效果;但是在材料種類與組合方法方面,不同創意層級的範例展示及實作經驗會有交互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