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1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教師對高關懷學生及家長物質濫用預防教育之意見調查(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6-12-??) 苗迺芳; 李景美; 劉美媛; 何慧敏; 魏秀珍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某高級中學國中部教師對高關懷學生和家長物質濫用預防教育的看法,做為未來發展物質濫用預防教育介入方案的基礎,以預防青少年的成癮 物質濫用行為。本研究採用系統抽樣法、設計結構式問卷來蒐集資料,回收有效問春64份(有效回收率87.67%)。重要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教師認為高關懷學生和家長物質濫用預防教育的需要程度高,特別需要學習的內容,學生為「發展生活技巧」,家長為「協助子女發展生活技巧」。 二、教學年資21年以上、沒有擔任導師、班上有高關懷學生的教師,認為高關懷學生物質濫用預防教育的需要程度較高。 三、推動高關懷學生和家長物質濫用預防教育的可行做法包括學校、家庭與社會三者配合落實推動親職教育,邀請專家學者辦理親職教育講座、成長團體或成長營, 成立家長團體等。 四、推動高關懷學生和家長物質濫用預防教育的最大阻力源自於家長的認知不足、態度冷漠及觀念偏差。 根據研究結果,建議加強父母物質濫用預防教育的知能以發揮家庭功能、設計適當課程來提昇國中生的自我效能、強化學校與家庭的溝通管道以建立學校、家庭和社 會的物質濫用預防教育網絡等。Item 臺北縣市高職一年級學生成癮物質濫用之危險與保護因子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06-??) 李景美; 張鳳琴; 賴香如; 李碧霞; 陳雯昭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縣市高職一年級學生成癮物質濫用的危險因子與保護因子,研究對象為臺北縣市高職學校及設有職業科高中學校日間部一年級學生(不含特殊班 級及補校),採用比率分配法及比率機率抽樣法,抽出16所高職學校,再從各校抽出一年級3個班級的學生為樣本,有效樣本數為2,152人,施測時間是在八 十九年五至六月。 結果發現,受測高職一年級學生過去一年曾吸菸、喝酒、嚼檳榔與使用成癮藥物的盛行率分別為23.0%、29.1%、7.5%、0.5%;學生開始吸菸、喝 酒、嚼檳榔或使用成癮藥物的年齡中位數分別約為14、14、15、15歲,另嚼檳榔或使用成癮藥物的學生有九成也同時吸菸,此現象顯示學生是先嘗試吸菸, 爾後再嘗試噅檳榔或使用成癮藥物。 在高職學生使用成癮物質的保護因子和危險因子分析上,研究結果發現自我效能及信念是高職學生吸菸、喝酒、嚼檳榔與使用成癮藥物的重要保護因子,而同儕的成 癮物質使用、邀約及成癮物質可得性是學生使用成癮物質的重要危險因子。根據研究發現,建議青少年藥物教育應著重提高其自我效能,並培養青少年不使用成癮物 質的態度;建議政府機構對於菸、酒、檳榔及成癮藥物加強管制,以使青少年不易取得。對於未來研究方向,建議宜擴大研究範圍,針對不同年齡、不同地區的青少 年進行長期研究。Item 高工職校電子、電工科學生專業技能學習成就之影響因素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5-06-??) 饒達欽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technical achievements in the departments of electronics and electricity in vocational-technical senior high schools. The psychological and intellectual factors are not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s the main statistical tool for analyzing data.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of review of literature, the personal, home, school, and social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in this study for surveying. The school main factor is divided into five subfactors: teacher expectation, peers, instruction, awareness of the department, and vocational guidance.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the following: (1) There is a very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oretical subjects' achievement and technical practice achievement. (2) Sex, grade level, the type of cooperative class, home factor, students' aptitude, and teachers' instruction factors are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is study. (3) The scientific aptitude is more important for electronics majors than those majoring in elect icity. Some variables are also found very important in each of the above factors such as (1) th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toward their school or technical subjects in the personal factor, (2) the degree of the parent's satisfaction toward the students' school achievement, and of the parent's attention toward the skill learning in home factor,(3) the status of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ir own departm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subfactor in the school main factor, and (4) the chance for future promotion and the glorying in skill achievement are the important variables among the social factors.Item 不同閱讀能力學生成敗歸因方式、策略運用與後設認知能力之差異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4-06-??) 郭靜姿本研究旨在比較不同中英文閱讀能力學生在成敗歸因方式、閱讀策略運用與後設認知能力上之差異。研究對象取自臺灣北區四所辦理數理資優教育的高中,受試總計有高一學生466名,其中資優生143名,普通生323名。被鑑定為中文高閱讀能力的學生為167名,中文低閱讀能力的學生為131名;而英文高閱讀能力的學生為179名,英文低閱讀能力學生為139名。研究工具包括七種:成敗歸因量表、閱讀態度問卷、閱讀策略調查表、中文閱讀材料與評量題目、英文閱讀材料與評量題目、閱讀策略認知晤談量表及閱讀理解測驗(錯誤偵測測驗)。本研究結果發現:高閱讀能力學生的成敗歸因方式及閱讀態度較低閱讀能力學生為優,對於各種閱讀策略之運用次數多於低閱讀能力學生,而其後設理解能力亦優於低閱讀能力學生。惟這兩組學生在錯誤偵測能力上的差異卻未達到顯著水準。研究者建議學校教學應多加強學生錯誤辨識及批判的能力,以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層次。Item 國中學生設計實驗技能學習層次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7-06-??) 許榮富本研究係根據現行國中自然學科之課程目標,所進行一系列學科過程技能評鑑工具發展之一。 基於前研究所建立之設計實驗技能組織因子之定性結構化模式,於本研究中再延伸為定量結構,並設計以五個層次作為命題之行為目標及評分準則,佐以現行國中自然科教學目標為內容及難度參考依據。另一方面,根據CRT理論,發展並效化設計實驗技能學習層次分析測驗工具,進而實證且修訂前研究之科學過程技能組織因子半經驗模式。 研究結果發現國一與國二學生間及國一與國三學生間在設計實驗技能上,不論選擇題型或申論題型的學習層次,皆有顯著差異。但是國二、國三學生間沒有顯著差異,顯示學力調查時,不僅必須注意題型設計之意義且作不同題型應作妥切的數據解釋。另一方面,國三學生設計實驗的技能未見成長,頗值得注意。在此研究中,亦同時發現以「變因」及「定性」所形成的學習層次的量化結構,以作為雙向評量準則的設計,確實可行。 在性別的考驗中,於紙筆測驗上,選擇題型未有區別,作答題型則女生優於男生,此發現與英國APU研究結果一致。但是,APU另行再發展實作測驗 ,我國亦宜進行此項研究,以確定那種方式最能公平、確實地反應設計實驗技能的心智能力。Item 從重量守恆推理能力探究學生對物質變化的錯誤概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3-06-??) 黃寶鈿; 陳世雄本研究係以重量守恆推理能力為主,探討學生對物質變化的錯誤概念,主要的研究目的如下:1.分析學生的物質變化概念及其重量守恆的推理模式。2.探討學生的物質變化概念和其變化時重量守恆的關係。3.探求學生的形式操作推理能力和物質變化前後重量守恆的關係。本文所使用之工具係自編的一種診斷工具,主要概念包括溶解、蒸發、昇華、燃燒、氧化、化學反應等;並採用示範實驗群測的研究步驟。計有六所國中共775位的國中學生接受測試。主要發現如下; 一、關於物質變化可歸納成三種錯誤思考類型:1.錯誤的物質概念。2.不正確或不適當的物質變化概念。3.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之混淆二、在重量守恆推理方面,常見約正確推理方式有:1.應用物質變化過程的知識。2.可逆性、同一性及互補性推理。3.使用定律或定則。三、不正確的重量守恆推理型態則為:1.缺乏物質變化過程的知識。2.缺乏整體性的考量,僅考慮物質產生變化的部份。3.錯誤的物質概念。4.受日常經驗的誤導四、物質變化前後的重量守恆的正確推理,與學生是否瞭解物質的變化過程有顯著的相關,並且與是否具有排水體積守恆推理能力有顯著的相關。Item 師大學生歷年心理衛生輔導工作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2-06-??) 吳就君; 李叔佩The authors have reviewed the utilization records of a Mental Health Services Division of the Health Center at the National Taiwan-Normal University in Taipei, Taiwan, ROC. Records which are felt to be adequate for this review extend back to the founding of the Mental Health Division in 1957. Prof. Shu-pei Lee, the second author of this paper, has been the Director of the Health Center since its establish-ment.The goals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as follows:1. To assess utilization rates of University Mental Health Services from 1958 through 1978.2. To study referred population in terms of age, sex, reason for referral,severity of symptoms, diagnosis, nature of treatment including referral to other agencies.3. To compare the students seen in Mental Health Services with the general school population.4. To note trends through the years in utilization and modes of treatment provided.5. To examine certain features unique to the academic arena which are relevant to student utilization of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s.6. To provide a special review of 4 suicide cases (total recorded during the 20-year period).7. To make general comparison, insofar as comparison is possible, with student health mental health program utilization in an American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Champaign, III.)Item 中小學生設計實驗技能之學習層次變化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8-06-??) 許榮富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六年級、國中及高中一年級學生之設計實驗技能能力之學習層次的變化。 根據設計實驗技能之層次性評量準則,修正中學適用之「科學過程技能學習層次測驗」,並發展國小適用的科學過程技能學習層次測驗工具,各測驗均含問答格式及選擇格式。各格式之測驗Cronbach α值分別為:中學為0.67及0.73;小學為0.65及0.56。設計實驗技能層次分別由三位評分者評分,其Kendall係數(Kendall Coefficient of Concordance)為0.97,評分者之間具有評分的一致性。 本研究以大台北地區之中、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分別抽取國小六年級、國中、高中各800人、515人、298人進行實測。 研究發現:國小六年級到高中一年級,每年即之設計實驗技能於問答格式之平均層次分別為:2.13、2.70、2.85、3.13、2.94。於選擇格式之平均層次則分別為:3.26、4.45、4.16、4.64、4.73,二格式間之表現具顯著差異。在年級方面,作答與選擇格式均具年級差異,但不具性別差異。 針對以上的發現,現行科學教材結構分析結果,提出中小學學生之設計實驗技能學習層次之變化的解釋及進一步研究建議。Item A Study of Basic Physical Performance Test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1-06-??) 許樹淵Item 師大學生選課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8-06-??) 黃政傑; 李春芳本研究旨在調查師大學生的選課情況,其中包含選課的影響因素、選課的限制與困擾、系外或校外選課、各系的選課指導、學生對教學科目與學分的意見等項目。 根據研究目的,研究者設計了調查問卷乙份,選取七十四學年下學期的師大日間部學生進行調查。總樣本數共有九百零五人,依學院、年級、性別三個變項予以適當分配。收回的問卷後剔除無效問卷,共得八九九份可用卷,可用率將近百分之百。資料分析除計算每題各選項上填答待百分比外,尚以X2統計考驗各系院、年籍、性別間之差異。 本研究最後歸納出十七項重要發現,並提出八項改進選課制度的建議,供改進教務行政之參考。由於問卷調查方法的限制,本研究對選課問題和意見並未進一步探討成因和理由,未來的研究可採座談或訪問的方法深入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