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我國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6-06-??) 吳美宜; 黃松元本研究旨在建構我國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的基本構面與內涵。首先根據國內、外相關文獻,探討有關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原則,同時歸納整理我國二十七所大學 通識中心於網路公佈的生死教育課程實施現況後,研擬「我國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之基本內涵」德懷術問卷初稿。研究採德懷術研究法,邀請二十八位生死教 育專家學者組成的德懷術專家群,完成來回三次之Delphi問卷調查。 根據研究發現,歸納出下列結論: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包含七大基本構面,即:開課方式、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活動、教學評量、教學資源及師 資。其中開課方式應考慮「選修/必修」、「學分數」及「單獨設科/融入式教學」等共有五項層面,教學目標上應涵蓋「知識、資訊分享」、「情意、信念、態度 與價值澄清」及「技能、技巧與調適行為」三大層面,共有十四項內涵“教學內容可區分為「死亡的本質及意義」、「對死亡及瀕死態度」、「死亡及瀕死的處理調 適」及「特殊問題的討論」等四大層面,共有十八項內涵。教學方法與活動共十五項內涵。教學評量包括「認知層面」、「情意層面」及「技能層面」等三大層面。 教學資源方面則分「選擇生死教育教材原則」及「教學資源種類」二大層面。而教學師資方面分「認知」、「情意」、「技能」三大層面,共有二十項內涵。最後根 據結論,分別針對大學通識生死教育課程設計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Item Integrating Authentic Video into Junior College English: An Empirical Study for Situation Comedy(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8-10-??) 陳一菁; Yiching Chen本實證研究在探討如何運用生活化的錄影帶教材,如電視情境短劇,提供英語學習所需之情境、語料、文化背景及視覺輔助,並配合目前五專英語新課程及教材,設計達到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整合性課程。Item 國小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課程設計及實施成果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4-12-??) 謝甫佩; 洪振方本研究旨在設計一個適合國小實施的科學探究活動課程,並透過實際的教學瞭解其實施結果,希望藉此類課程之實施提昇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理解相關的科學概念,及獲得過程技能。本研究採單組前後測,並結合個案研究設計,在資料分析方面,採用描述性統計和質性詮釋。研究對象經過一學年的教學,成果如下:隨著時間的增加,平均有90.8%的學生能說明具體的概念或技能;平均有94.3%的學生能提出相關的問題;平均有70.1%的學生能應用學到的知識或實驗跟大家分享。此外,由合適性問卷上的統計得知,此課程能使學生對科學探究產生歸屬感,對學生而言是很合適的;最後,研究者由教學上的反思精鍊此課程,並提出相關的建議。Item 大學校院攝影設計課程規劃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5-04-??) 謝顒丞; 李政家; Yung-Cheng Hsieh and Cheng-Chia Lee本研究目的為建構大學圖文傳播相關科系其攝影與設計課程之專業能力項目,並根據攝影與設計未來的科技發展趨勢研擬新的課程方向與主題。研究對象分為攝影與設計兩大部分,在攝影業界方面為民國九十年中華民國照相商業同業公會之會員名錄;在攝影教師方面,為任教於國內大學攝影設計課程的專任教師。在設計業界方面,為民國九十年中華民國視覺設計協會與民國九十年中華民國美術設計協會之會員名錄,在設計教師方面,為任教於國內大學攝影與設計課程的專任教師均屬之,採問卷調查法,經隨機抽樣抽取樣本共計900位。研究結果如下:一、攝影部分: 本研究顯示攝影科目學習難易度中,落入「普通」區間共計有印刷概論及色彩學等11個科目;落入「困難」區間共計有數位攝影、人像攝影、專業攝影等8個科目。攝影科目專業工作重要等級中,落入「不重要」區間共計有素描、傳播理論、攝影設計等3個科目;落入「普通」區間共計有印刷概論及色彩學等15個科目;落入「重要」區間只有數位攝影1個科目。攝影科目業界未來需求性等級中,落入「不變」區間共計有印刷概論及傳播理論等14個科目;落入「增加」區間共計5個科目,分別為:色彩學、數位攝影、攝影設計、攝影藝術、影像處理。二、設計部分: 本研究顯示設計科目學習難易度中,落入「簡單」區間共計2個科目,分別為:攝影學、印刷設計;落入「普通」區間共計有心理學及電腦概論等15個科目;落入「困難」區間共計7個科目,分別為:中西藝術史、印刷概論、傳播理論、藝術概論、表現技法、版面編排與設計、插畫設計。設計科目專業工作重要等級中,落入「不重要」區間共計2個科目,分別為:中西藝術史、攝影設計;落入「普通」區間共計有心理學及印刷概論等22個科目。設計科目業界未來需求性等級中,落入「不變」區間共計有印刷概論及電腦概論等19個科目;落入「增加」區間共計5個科目,分別為:心理學、色彩學、行銷學、攝影設計、多媒體設計與製作。Item 幽默創意課程對教師幽默感及創造力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6-10-??) 陳學志; 徐芝君回顧文獻發現幽默感是教師的重要技能,教師若能使用幽默來教學,將可增進學生學習知識及降低焦慮。因此,陳學志(2003)設計一整合知、情、意、行的幽 默創意課程,先以大學生為對象,結果在幽默感及創造力指標皆獲得提昇。本研究課程增為27 個單元,以34 位教師為對象(實驗組),另35 位背景相似教師為控制組,結果發現,在多向度幽默感量表上,實驗組在幽默創造、社交中的幽默、幽默因應、幽默態度及笑的傾向顯著高於控制組。在新編創造思 考測驗中,在流暢力及變通力顯著高於控制組。在創意生活經驗量表上,實驗組在表演藝術創新、生活風格的變化、開放心胸、製造意外驚喜顯著高於控制組。本研 究證實整合知、情、意、行的幽默創意課程可以提昇教師的幽默感及創造力,再次說明幽默感是可以後天培育,且透過幽默感的提昇,對個體的心理健康、壓力調適 及創造力有相當幫助。Item 以「專題研究」培養國小職前教師科學探究過程與教材開發能力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2-10-??) 樊琳; 李賢哲九年一貫課程的推動,強調教師能對課程內容進行研究,以編撰較具特色之教材;同時注重學生基本學習能力的培養,藉著基本能力養成,使學生由被動的聽講者成為主動的學習者,進而發展其對科學學習之興趣。本研究以執行科學專題研究,培養職前自然科學教師熟稔基本科學探究歷程,來強化未來師資實際執行自然課程教學之理念,繼而能引述當代科學發展的新義,應用於教學中。 本研究對象以師院學生為主,先進行專題研究來訓練職前教師對科學探究流程之熟稔,進而探討科學探究過程與其教材開發間之關聯。筆者觀察、記錄並歸納職前教師於專題研究過程中之表現;研究對象成為初任教師後,再以開放式自評問卷,了解專題研究對於實際教學之影響。結果發現,專題研究對初任教師之課堂教學及接受科學知能,皆有正向之幫助;同時,初任教師藉專題研究中重視「發現問題」之訓練,對日後科學教學主題的認知、表達、與教材教法的選擇呈現正面之影響。筆者建議於師資培育過程,應再加強職前教師切實體認科學探究的過程,以養成九年一貫課程統整之優良勝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