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國中生飲酒者與未飲酒者在生活狀況上之比較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0-12-??) 姜逸群; 黃雅文
    本研究利用自填式問卷進行調查,共分析了臺灣地區國中生5956人,以了解國中生的飲酒情形及飲酒者與未飲酒者之間有關生活狀況的比較。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的飲酒情形,每個月至少喝1-2次以上者約佔15%。並且全體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未來六個月內有飲酒的意向。 (二)在飲酒者與未飲酒者之間有關生活狀況的比較,將其分成人際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生活態度和規則性及社會偏離感與孤立感進行檢討。結果發現飲酒者 在人際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幾乎皆較未飲酒者感到不滿意。另外,在生活態度和規則性及社會偏離感等項目上,飲酒者在飲食、睡眠上表現出較沒有規則性,並 且在身心上較易感到疲憊與陷入谷底。在社會偏離感與孤立感上,飲酒者會有想做讓父母訝異的事情、過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感覺生活單調與無聊等事情。
  • Item
    社會網絡和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0-12-??) 陳順利
    本研究對台東縣關山地區的學生做追蹤調查,從國小六年級追到國中一年級,針對此貫時性的資料做路徑分析,以釐清因果模型中飲酒行為的因果關係。主要發現如下: 一、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因果機制影響國一學生飲酒行為的因果機制是:屬社會學習論的同儕、父母親戚的飲酒行為愈多,屬理性行為論的飲酒正評價愈高,以及同屬社會學習論及理性行為論的重要他人同意飲酒愈高,則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則愈多。整體解釋力(R2)為34%。至於影響本人飲酒態度(評價)的因素是:同儕飲酒行為愈多則正評價愈高、負評價愈低;重要他人愈同意飲酒類正評價愈高;文化休閒活動愈多則正評價愈低。其中,文化休閒活動愈多則正評價愈低,進而減少飲酒行為的影響路徑的發現,為飲酒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法。 二、造成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差異的因素 在控制了其他背景及中介變項以後,原住民學生飲酒行為比漢族學生多的現象完全消失了,原住民學生飲酒行為多可歸因於父母親戚飲酒行為較漢人多、重要他人較同意飲酒以及文化休閒活動較少,使其飲酒行為比漢族學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