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第二專長教師投入生活科技教育之動機、課程意識建構與教學實踐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21-09-??) 范斯淳; 陳君瑜; Szu-Chun Fan, Chun-Yu Chen非專長授課是教學現場中實際存在的問題,第二專長班即是為此因應而生的教師專業發展途徑。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修習生活科技第二專長課程的教師在投入科技教育時,其自身之動機、課程意識建構及教學實踐的轉化,以期能作為未來推動科技領域師資培訓與教師專業發展之參考。本研究採問卷調查與半結構深度訪談之個案研究法,針對參與第二專長班的教師進行研究,先以問卷調查全體29位學員對實施生活科技課程意願之觀點,再以個人與小組訪談的形式,邀請其中九位學員進行深度訪談。訪談時間為2018年10月,每次訪談時間約60分鐘。研究者運用質性分析軟體進行資料的編碼與分析後,對應量化問卷的分析結果,歸納以下研究發現:一、參與第二專長班之動機,主要源於自身對於實作之興趣與學校教學需求;二、參與第二專長班對其課程意識建構之影響,包含有助於提升對生活科技課程之專業覺知、形塑實施科技教育之信念,並對任教生活科技建立正向的自我覺知;三、教學實踐會促使第二專長班教師快速吸收及轉化專業知識,但在過程中容易因外在環境因素的干擾與自覺專業知識不足,而影響教學信心;四、校內外教師社群與學校行政的支持,是協助第二專長班教師克服教學困難的重要關鍵。Item 動機設計於電腦輔助教材之運用(資訊中心, 1994-04-??) 林麗娟Item 情境、學習與動機(資訊中心, 1997-02-??) 林麗娟Item 動機、目標設定、行動控制、學習策略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1-04-??) 程炳林最近的自我調整學習研究逐漸重視特定領域中,學習者的動機信念、目標、行動控制、學習策略等因素的交互關係。本研究綜合有關的文獻,建構一個以閱讀為特定領域的自我調整學習模式。模式中包含閱讀動機、目標設定、行動控制、閱讀策略、閱讀表現五個潛在變項及19個觀察指標。本研究並以結構方程模式(SEM)方法,蒐集觀察資料來驗證理論模式的適配度。受試者來自臺灣北部地區五所國中二年級學生258 名,研究工具包括閱讀理解測驗(甲、乙式)、閱讀情感反應量表、閱讀動機量表、目標設定量表、行動控制量表、行動覺察量表、閱讀策略量表、策略覺察量表等。研究結果顯示本研究所建構的自我調整學習模式和觀察資料可以適配,而且也支持最近自我調整學習的研究結果。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在理論上的涵義進行討論,並提出未來研究上的建議。Item Writing for Publishing: The Web Publications for Composition Classes(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8-04-??) 林至誠; Chih -cheng Lin當學生對英文寫作課所規定的作業失去興趣時,任課老師需要對規定的作業做一調整,以期讓學生再度對寫作產生興趣。在這種情況之下,老師所要做的可以是如何再讓學生產生寫作的動機。在動機(motivation)的研究中,一般認為,學習者願意融入目標語言社會的動機(integrative motivation),以及源自學習者內在的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對語言的學習有絕對的幫助。同樣地,這兩種學習動機也應該對激勵作文課的學生有相同的作用。本文建議網際網路的出版或者建立作文課的首頁,可以刺激作文課學生的學習動機,不僅能讓學生學習作文的方法,並且可以使學生對英語文的創作產生更濃厚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