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4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學習的意義感:建立、失落及再創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7-03-??) 黃囇莉; 洪才舒; Li-Li Huang; Tsai-Shu Hung本研究旨在探究華人學習意義感之建立、失落及再創生之歷程。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針對17 位成人(九位男性和八位女性)進行深度訪談,研究者再以Baumeister(1991)的「意義連結論」、Park 與Folkman(1997)的「整體意義」與「情境意義」,以及華人的「讀書文化腳本文化」為形式理論,對受訪者的自我敘說資料二度詮釋並揭露其存在處境的置身結構。資料分析結果顯示,此歷程包含四部分,首先,意義的建立主要透過連結,例如,與自我的連結、與生命及世界信念的連結、與學習信念的連結。接著,意義的失落則來自斷鏈、存在的空虛、與學習信念脫鈎。意義失落後,會將意義暫時擱置,讓自己回歸到現實,設下停損點,並試者去看到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最後再藉著轉化與代償而得以再創造新的學習意義感。本研究最後也討論文化之意涵、敘說研究之限制及未來可發展之方向。Item Item 英語文學習技巧:提昇聽說讀寫的能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4-03-06)現今的世界中,學習英語主要有五個目的:1. 英語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2. 英語是地球村的主要溝通工具;3. 英語可以增加職場的競爭力;4. 英語可以提升藝術人文的素養;5. 英語可以讓人獲得成就感。另外,全球有4億以上的人口以英語為母語,英語也是許多國際性機構及會議的主要語言,更是網際網路的通用語言。在台灣地區的英語學習現況上,雖然政府大力推動,但成效仍呈現兩極化現象。本課程透過實例說明英語重要性,已引起學習動機,並循序介紹學習聽說讀寫的技巧,以期提升學生英語文應用的能力。Item 淺談有效學習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4-03-06)學習行為因認知層次與知識類型以及學習者智能而有不同。其中影響學習的心理因素包括學習者的慣性思考與認知結構,而影響學習的外在因素包含:目標、教材、環境、時間等。因此有效的學習策略可幫助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可分為立即可用的及長期的兩種學習策略。立即可用的學習策略包含:1. 檢視影響學習的因素、2. 進行時間管理、3. 改變無效的讀書習慣、4. 建立系統化的學習方式。長期性的學習策略包括:1. 培養解決問題的心理歷程、2. 學習具備邏輯思考的能力、3. 學習運用分析與評鑑等的認知能力、4. 具有問題導向的思考能力、5. 多採用水平思考。Item 圖書館與數位學習(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3-04-06)1.從Web2.0到Library2.0/張國恩 2.數位學習導論(Leading e-Learning)/張國恩 3.數位學習內容管理與產業發展/林立傑 4.線上資源在數位學習的應用/陳昭珍 5.數位教材的設計面向與教材品質規範/張淑萍 6.圖書館數位學習服務功能新趨勢/柯皓仁 7.數位學習服務面向與服務品質規範/方瓊瑤 8.圖書館與行動學習:行動載具在教學、學習與圖書館工作的應用/宋曜廷 9.圖書館數位學習共享空間之規畫與實例/洪世昌Item 教師利用媒介學習媒介(資訊中心, 1977-07-??) 何慧玲譯; Gorman,Dan A.Item 情境、學習與動機(資訊中心, 1997-02-??) 林麗娟Item 建立評估隔空學習成效之正確方向(資訊中心, 1992-05-??) 李麗君Item 正增強在電腦輔助學習上的應用(資訊中心, 1993-11-??) 楊美雪Item 插圖對學習的影響(資訊中心, 1986-12-??) 吳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