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家庭因素和學業表現對我國國小學童視力保健與運動行為之影響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06-??) 黃淑貞; 洪文綺; 陳曉玟
    近視與運動量不足是目前臺灣地區國小學童所面臨嚴重的健康問題。本研究的目的是為瞭解並探討學業表和家庭因素對於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視力保健與運動行為之 影響。研究者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並使用開性問蒐集本土性的健康行為項目。問卷經由專家麥度以及信度考驗,及預試後定稿。民國91年9月至11月正式施測。 研究者以分層叢集抽樣抽出臺灣地區5800名3至6年級學童作答,回收率達83.21%,為4826份。資料以迴歸(Multiple Regression)分析學童之學業表現和家庭因素和此兩種行為之相關情形。研究木發現,學童視力保健行為和運動行為呈現正相關。在視力保健行為方面具 有預測力的因素是:學童自覺成績表現、學童對自己的學業期望、家長本身的視力保健行為與家長對於其子女視力保健行為的督促程度。而在運動行為方面具有預測 力的因素是:學童自覺成績表現、學童對自己的學業期望、家長本身的運動行為與觮長對於其子女的運動行為的督促程度。本數據研究結果,應強學童的視力保健與 運動行為,鼓勵學童在看完電視後應該休息,下課時間會到操場運動,此外,增加父母對於視力保健與運動的認識,除期望督促其子女的健康行為外,也應增強本身 的健康行為。
  • Item
    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模式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6-04-??) 黃芳銘; 楊世安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三至六年級學童家庭因素對環境行為影響的情形,並建構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的整合模式。以問卷調查法,採分層叢集抽樣法,全 分為北、中、南、東四個區域,抽出五十所學校,每一校抽取一個班級,共獲得有效問卷1160份。將所蒐集的數據資料,透過結構方程模式的統計技術,驗證家 庭因素影響國小學童環境行為整合模式與資料數據的適配程度,並企圖尋找出各個因素之間的影響途徑。研究結果發現在家庭因素三個潛在變項「家庭背景」、「家 庭互動」和「家居環境」中,「家庭背景」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的影響是一種虛假的關係,即學童出生的家庭背景並不會對子女的環境行為表現具有直接的影響,而 需要透過「家庭互動」和「家居環境」這兩個中介變項,才有助於學童環境行為的正面表現。在家庭互動情境中,還是父母親實際陪同孩子參與有關環境保護等相關 的活動,才是改善學童環境行為最有效的方法。而「家居環境」的觀察變項中,以「社區衛生」的影響最為重要,表示落實社區環境的改造,能有效的塑造學童良好 的環境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