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教學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2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1
  • Item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兼論理念學校與教學卓越獎之助益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8-09-??) 陳建志; Chien-Chih Chen
    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個案學校以關注環境生態議題及提升學生學習成就為其特色,研究目的為評析其學校本位課程之推展歷程及推動成效。研究設計/方法/取徑藉由訪談參與之校長、主任、教師、社區志工與學生等成員、評析學校相關文本、觀察實際現場等方式蒐集資料,並分析執行此課程方案之成效。研究發現或結論學校本位課程之推展歷程依序為萌芽生根準備期、磨合溝通觸動期、策略凝聚發展期、深耕豐收精進期;在其推展歷程中,各階段之關鍵性因素與作為均會成為課程發展的驅動力;以及本套課程方案能對學校親師生與當地環境永續產生助益。最後,則對個案學校未來課程發展提出建議。研究原創性/價值個案學校因地處偏遠,校園環境生態豐富,雖過往學生學業成就不高,然教師近年來戮力於環境教育與領域學習之聯結,落實學校本位課程之推展,克服學校位處偏鄉,家長對教育關心程度不足、學生領域學習表現較弱的困境,此課程方案更在2016 年獲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之肯定。該校自2003 年開始便有教師自發性組成社群,並將「環境教育」議題納入學校本位課程中,2014 學年度下學期更以「環境之生物多樣性」學校本位課程審核通過,成為屏東縣理念學校。而經過2015 學年度課發會後,學校成員將課程進行階層性的安排與規劃,其內容首重聯結實際的情境脈絡、強化學生的參與及主動學習,其推展歷程值得探究。教育政策建議或實務意涵在2017 年底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通過後,偏鄉教育受到更多重視,個案學校之整體課程推動情形值得探究,更可成為欲推行是類課程學校之參酌依據。
  • Item
    STS模式之環境教育教學法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7-11-??) 林明瑞
    人們周遭的環境問題是極為錯綜複雜,傳統的科學教育訓練模式似乎不足以教導學生應付其生活周遭,乃至全球性的環保問題。目前STS的教學法已大致發展成既定的科學教學模式,和環境教育的目標及目的有頗多相同及相通之處。因此我們可以考慮將STS教學模式應用於環境教育的教學上,讓學生選擇其認為重要的環境議題,透過科學及技學的態度與方法,要能覺知問題起因及其重要性,再經由客觀分析及公開研討等方式,尋求適當的解決策略與方法;並在培養學生面對環境議題時,能以負責的態度,採取適當的行動,以解決問題。本文中並就如何以STS教學模式進行環境教育教學提出詳盡說明,供各位參考,並期盼教師能就筆者建議模式,按學生程度、學校課程安排……等因素,作適當的取捨與調整。
  • Item
    資訊與環境結合之學校本位課程的執行歷程與參與者成長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07-05-??) 潘淑琦
  • Item
    日本環境教育指導改善之諸問題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79-03-??) 吳京一
  • Item
    環境教育與理科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77-10-??) 呂美芳
  • Item
    日本的環境教育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78-01-??) 邱守榕
  • Item
    聯合國環境教育計畫(UNESCO-UNEP)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79-01-??) 楊冠政
  • Item
    環境教育與以STS為導向的科學教育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95-05-??) 鄭春蕓; 邱美虹
  • Item
    環境教育簡介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77-09-??) 楊冠政
  • Item
    環境科學與環境教育
    (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1978-05-??) 魏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