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3

隨時代推演至今,社會結構與需求的轉變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同的風貌,社會大眾對運動休閒與觀光餐旅需求與重視程度大幅提升,使得休閒觀光服務產業於近年蓬勃發展,甚至可說是扮演臺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對此經濟趨勢提出回應,由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以及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進行整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應運而生。

本所前身之一為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於1998年成立籌備處,並於1999年2月通過設立國內第一個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88學年度開始招生,91學年度起設置「運動與休閒管理在職專班」。師大運休所致力於培育學生運動與休閒領域專業,提供運動與休閒產業所需之課程教學,發展與實務結合之學術課程。

本所前身另一單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原隸屬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人發系於2001年設立營養與餐飲組之碩士與博士班,於2005年餐飲獨立設組,更名為「餐旅管理與教育組」。2008年8月正式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下成立「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99學年度由教育學院改隸管理學院,100學年度更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師大餐旅所以培育傑出餐旅管理人才為目標,課程設計與規劃及發展著重「實務、理論、研究」的全方位餐旅管理教育。

為順應世界經濟趨勢以及產業潮流、並配合校方院所政策,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自101學年度起完成合併,在結合兩所之教學資源與專業師資之下,以培育未來運動休閒與餐旅產業之專業管理菁英人才為目標,發展多元化、國際化、專業化之課程設計,期許為運動休閒餐旅及觀光領域注入活力,開啟臺灣運動休閒觀光產業全新風貌。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台北市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顧客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之研究
    (2005) 李孟學; Lee, Meng-Hsueh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顧客運動參與行為與滿意度的影響因素。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四間公辦民營室內溫水游泳池(新生、玉泉公園與中山、北投運動中心)的消費者,採問卷調查法以便利取樣方式進行研究。於民國93年11月到94年3月發出731份問卷,回收總樣本631份,回收有效問卷600份。利用信度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卡方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爾以及杜納T3事後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後,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受試者的人口統計特性,以「男性」、「21~40歲」、「學生」、「大學(專)」、「已婚」與「30,001~50,000元(含)」居多。 二、運動參與行為以「月票」、「週一至週五白天」、「下午5:00~營業結束」、「1~4次」、「1~2小時」與「單獨一人」居多。 三、受試者分項設施使用頻率,游泳池、SPA水療、蒸汽室、廁所、更衣室以及淋浴間等設施以「總是會使用」最高;烤箱與三溫暖設施以「不曾使用」最高。 四、受試者選擇游泳池之決策因素排名,前五項依序為「游泳池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價格合理」、「環境清潔衛生」以及「人員服務佳」。 五、不同「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與「月收入」的受試者對運動參與行為與顧客滿意度各構面有顯著差異存在。 六、不同「票券種類」、「一星期使用時段」、「一天中使用時段」、「使用頻率」以及「使用形式」的受試者對顧客滿意度有顯著差異存在。 根據研究之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游泳池經營業者應同時提供月票與回數票等多次票券供消費者做選擇,並嘗試利用悠遊卡或儲值卡等電子卡片計費的消費方式。 二、游泳場館經營業者除提供寬廣、清潔與舒適的游泳池設施外,更應積極運用行銷管理方法,考慮不同目標群體的人口統計特性及其運動參與特性,據此提供最符合民眾需求的服務與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