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3

隨時代推演至今,社會結構與需求的轉變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同的風貌,社會大眾對運動休閒與觀光餐旅需求與重視程度大幅提升,使得休閒觀光服務產業於近年蓬勃發展,甚至可說是扮演臺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對此經濟趨勢提出回應,由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以及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進行整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應運而生。

本所前身之一為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於1998年成立籌備處,並於1999年2月通過設立國內第一個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88學年度開始招生,91學年度起設置「運動與休閒管理在職專班」。師大運休所致力於培育學生運動與休閒領域專業,提供運動與休閒產業所需之課程教學,發展與實務結合之學術課程。

本所前身另一單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原隸屬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人發系於2001年設立營養與餐飲組之碩士與博士班,於2005年餐飲獨立設組,更名為「餐旅管理與教育組」。2008年8月正式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下成立「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99學年度由教育學院改隸管理學院,100學年度更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師大餐旅所以培育傑出餐旅管理人才為目標,課程設計與規劃及發展著重「實務、理論、研究」的全方位餐旅管理教育。

為順應世界經濟趨勢以及產業潮流、並配合校方院所政策,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自101學年度起完成合併,在結合兩所之教學資源與專業師資之下,以培育未來運動休閒與餐旅產業之專業管理菁英人才為目標,發展多元化、國際化、專業化之課程設計,期許為運動休閒餐旅及觀光領域注入活力,開啟臺灣運動休閒觀光產業全新風貌。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之研究
    (2009) 姚任燦; Yao, Jen-tsan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為瞭解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運用多重個案研究法,透過半結構式訪談訪問九位台北縣市具有五年以上教學經驗的幼兒體能教師,蒐集相關資料,以瞭解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的歷程、影響因素、職場生涯規劃類型,並探討三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研究發現,幼兒體能教師職場生涯發展,在擔任教學工作前,沒有ㄧ個明確的職業動向,大部分都是從事如:補習班老師、運動器材業務等不相關的工作。而影響職場生涯發展內在因素為個人的特質、專業性以及興趣,外在因素則為幼兒體能工作室互相支援、資源共享的特性以及穩定的薪資所得。在未來的職場生涯規劃方面,因體力的限制,幼兒體能教師大多在五十歲左右退休,但仍有來擔任幕後諮詢、教材編寫,或是創業經營幼稚園、才藝教室等發展第二生涯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