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3

隨時代推演至今,社會結構與需求的轉變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同的風貌,社會大眾對運動休閒與觀光餐旅需求與重視程度大幅提升,使得休閒觀光服務產業於近年蓬勃發展,甚至可說是扮演臺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對此經濟趨勢提出回應,由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以及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進行整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應運而生。

本所前身之一為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於1998年成立籌備處,並於1999年2月通過設立國內第一個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88學年度開始招生,91學年度起設置「運動與休閒管理在職專班」。師大運休所致力於培育學生運動與休閒領域專業,提供運動與休閒產業所需之課程教學,發展與實務結合之學術課程。

本所前身另一單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原隸屬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人發系於2001年設立營養與餐飲組之碩士與博士班,於2005年餐飲獨立設組,更名為「餐旅管理與教育組」。2008年8月正式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下成立「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99學年度由教育學院改隸管理學院,100學年度更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師大餐旅所以培育傑出餐旅管理人才為目標,課程設計與規劃及發展著重「實務、理論、研究」的全方位餐旅管理教育。

為順應世界經濟趨勢以及產業潮流、並配合校方院所政策,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自101學年度起完成合併,在結合兩所之教學資源與專業師資之下,以培育未來運動休閒與餐旅產業之專業管理菁英人才為目標,發展多元化、國際化、專業化之課程設計,期許為運動休閒餐旅及觀光領域注入活力,開啟臺灣運動休閒觀光產業全新風貌。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以社會情緒選擇理論探討社群媒體高齡使用者之生活滿意度
    (2023) 陳宥諼; Chen, Yu-Hsuan
    高齡化是現今社會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長期下來將會對國家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隨著科技時代的來臨,高齡者使用社群媒體的普及率提高,將能夠以社群媒體維繫情感支持及獲取新知。本研究目的是瞭解社群媒體高齡使用者之行為,分析不同背景因素的高齡使用者對於社會情緒選擇理論及生活滿意度的差異,並釐清社群媒體高齡使用者之社會情緒選擇理論與生活滿意度的相關性。本文採用便利抽樣方式針對老人社會大學以及社區關懷據點以及Facebook社團、LINE群組的社群媒體高齡使用者為研究對象,以問卷調查法搜集相關資料,共回收有效問卷465份。研究工具包含未來時間觀量表、社會目標量表、社會夥伴量表、生活滿意度量表 (SWLS) 以及個人背景變項等五個部分,並以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研究工具進行分析與探討。研究結果顯示,當未來時間觀的態度越正向積極,能夠提升高齡使用者對於社會目標選擇的動機,同時增加其滿意度。另外,高齡使用者的未來時間觀會影響其對於社會夥伴的選擇。故研究建議社群媒體高齡使用者可以多使用社群媒體,除了拓展社交網路及提升人氣之外,亦可透過對於未來時間觀的建構,更有效地選擇有益於自身的社群媒體內容,進而提升生活滿意度。
  • Item
    職場二春:中高齡者轉任英語導遊之歷程探討
    (2016) 錢正賢; Cheng-Hsien Chien
    旅遊業是一個高度依賴「人」的行業,人員的素質決定了絕大的成敗。年長者通常有較豐富的人生歷練,優秀的退休專業人才有其在社會上值得開發及應用的寶貴資源,這群中高齡者的勞動力是否可以成為旅遊業的新動力?在解決旅遊業的人力短缺之時,亦可滿足中高齡就業者的工作需求。目前我國已進入高齡化社會 (內政部,2018),探討中高齡的健康、照護、及休閒類的文獻甚多;然而對於中高齡轉業者的討論則較少;更遑論探討中高齡轉業單一職場 (例如:旅遊業) 的現況。至於導遊的相關文獻亦著重於華語導遊的實務及旅遊環境的研究為多。本研究透過質性取徑希望補足中高齡轉業英語導遊的實際狀況這一塊缺口,其主要目的為: 一、探討中高齡者轉任英語導遊之動機, 二、中高齡導遊所面對之挑戰、以及成功要素,三、中高齡英語導遊對工作與生活的滿意感。本研究基於活動理論 (activity theory) 為基礎,並採立意抽樣法,以焦點團體訪談中高齡轉業英語導遊爲主,輔以半結構式深度專家訪談,訪談結果透過編碼整理以內容分析法剖析。研究發現中高齡者轉任英語導遊的動機主要可分為以下四類:年齡的瓶頸、職場環境的改變、身體健康考量、及經濟需要。縱使在工作中遇到各式不同的困難與挑戰,所有訪談對象對於目前的工作與生活感到滿意,其主要原因如下:工作成就感、新的學習經驗、時間自由、維持良好的健康及人際關係。本研究為前導性研究,缺乏量化評估,建議日後可延續本研究中之發現進行量化探討。再則本研究專注於中高齡轉任英語導遊的探討,日後亦可擴展至其他語種的導遊現況探討。
  • Item
    高雄都會區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與生活滿意之研究
    (2006) 陳娟娟; Chuan-chuan Chen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都會區老年人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滿意之影響及關係。研究者採立意抽樣法及滾雪球抽樣法取樣高雄都會區65歲(含)以上,按老年人口比例樣本進行問卷調查。正式問卷發放總計501份,實際回收463份問卷,回收率達92.42%。其中剔除填答不完全者18份,全部共得到有效樣本數為445份,有效問卷率為90.82%。所得數據經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平均數差異考驗、雪費多重事後比較法、典型相關等統計方法分析後,得到以下結果: 1.老年人人口背景變項中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及居住狀況等,會影響老年人的休閒活動參與;而在性別及居住區位等變項則沒有差異。 2.老年人人口背景變項中,包括: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及居住狀況等,會影響老年人的休閒活動參與;而在性別及居住區位等變項則沒有差異。 3. 高雄都會區老年人「休閒活動參與」與「生活滿意」的相關性達到顯著相關,呈現兩者間有相關存在,且休閒參與程度及活動範圍與生活滿意的高低有關,而生活滿意的程度亦能左右休閒參與的頻率,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 整體而言,不同背景變項的老人在休閒活動參與上有顯著差異。本研究老年人的人口背景變項中,包括: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健康狀況、經濟狀況及居住狀況等,會影響老年人的休閒活動參與及生活滿意;而在性別及居住區位等變項則沒有差異。且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的程度與生活滿意度呈現正相關。 研究者將結果提供老年人本身、專業人士及相關單位、政府主管單位作為辦理或規劃老年人休閒活動之參考,並藉由研究結果建議發展適合老年人從事之休閒活動、提升老年人個人的休閒能力;並以本研究之結果對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