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3

隨時代推演至今,社會結構與需求的轉變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了不同的風貌,社會大眾對運動休閒與觀光餐旅需求與重視程度大幅提升,使得休閒觀光服務產業於近年蓬勃發展,甚至可說是扮演臺灣經濟永續發展的重要角色。對此經濟趨勢提出回應,由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以及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進行整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應運而生。

本所前身之一為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於1998年成立籌備處,並於1999年2月通過設立國內第一個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88學年度開始招生,91學年度起設置「運動與休閒管理在職專班」。師大運休所致力於培育學生運動與休閒領域專業,提供運動與休閒產業所需之課程教學,發展與實務結合之學術課程。

本所前身另一單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原隸屬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人發系於2001年設立營養與餐飲組之碩士與博士班,於2005年餐飲獨立設組,更名為「餐旅管理與教育組」。2008年8月正式於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下成立「餐旅管理與教育研究所」,99學年度由教育學院改隸管理學院,100學年度更名為「餐旅管理研究所」。師大餐旅所以培育傑出餐旅管理人才為目標,課程設計與規劃及發展著重「實務、理論、研究」的全方位餐旅管理教育。

為順應世界經濟趨勢以及產業潮流、並配合校方院所政策,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餐旅管理研究所兩所自101學年度起完成合併,在結合兩所之教學資源與專業師資之下,以培育未來運動休閒與餐旅產業之專業管理菁英人才為目標,發展多元化、國際化、專業化之課程設計,期許為運動休閒餐旅及觀光領域注入活力,開啟臺灣運動休閒觀光產業全新風貌。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赴日打工度假工作參與型態對文化體驗的影響之研究
    (2011) 張珮萱; Chang Pei-Hsuan
    在西方國家,打工度假制度已流行許久,近年來,在臺灣也開始盛行。由於打工度假可在當地合法打工賺取不足的旅費的特性,逐漸受到想出國旅遊卻資金不足的青少年的推崇。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臺灣赴日打工度假的現況、了解臺灣打工度假客的特質、了解臺灣打工度假客赴日的工作參與型態、分析臺灣打工度假客赴日的文化體驗並探討臺灣打工度假客赴日的工作參與型態對文化體驗的影響。本研究以滾雪球抽樣的方式,選出5位曾經參與日本打工度假並已返回臺灣的日本打工度假參與者做為研究對象,並在2011年3、4月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發現,赴日打工度假客工作參與型態以從事飯店或餐廳中的外場服務生或以整理房間為主要工作內容的房務員為主,打工時數為5~10小時,時薪為日幣650~1100圓以上;日本文化體驗方面以心理(消除壓力、製造回憶、自我實現)、社交體驗(增加見聞、學習新事物、結交新朋友)為主。赴日打工度假客工作參與型態對文化體驗的影響以工作地點的不同(關東與關西地區)會有語言腔調上的影響以及工作內容的不同(外場以及非外場)是否會直接接觸到客人的不同會造成溝通上的影響為主。本研究結果可提供赴日打工度假客在選擇赴日打工度假前的參考依據,在前往日本打工度假前,必須了解打工度假中工作也是其中的一環,亦可從其中得到文化體驗,然而,日本人重視工作態度,因此,建議打工度假客必須在赴日打工度假時必須抱著敬業的態度進行打工度假。
  • Item
    澳洲打工度假客的動機與體驗之研究
    (2009) 吳家瑋; Wu Chia-Wei
    本研究之目的在分析台灣打工度假客至澳洲打工度假的動機與體驗,以及探討澳洲打工度假動機對其體驗的影響。研究者以滾雪球抽樣的方式,針對10位打工度假客進行深入訪談。研究發現:打工度假並不只有單一動機,主要可歸納為「逃離原有生活環境」、「對澳洲的好奇心」、「學習英語」、「冒險挑戰」以及「自我實現」等五項,每個打工度假客因為動機的不同,也處在不一樣的旅行生涯階層,打工度假的動機並非層級而上。打工度假的體驗除了基本的「審美體驗」、「娛樂體驗」、「教育體驗」與「逃離體驗」之外,另外尚須加上「社交體驗」才較為完整;澳洲當地特殊的「農場體驗」和「志願服務體驗」則包含在主動參與沉浸其中的「逃避體驗」。打工度假的動機對其體驗的影響是不斷累積發酵的過程,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將近一年在澳洲的打工度假經驗不僅幫助開拓國際視野,跳脫台灣島國的心態看世界,旅程的學習體驗中也幫助自我成長,訓練自己獨立自主,同時逃離台灣現實的環境,藉由旅行的轉化,對生命的體悟也會不同,減少對生活的怨懟,學會開始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件事情,更因為冒險的精神作祟,藉由打工度假期間工作的參與,思考自己未來的規劃,嘗試生命中的可能性。
  • Item
    工作假期參與經驗及其對職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2009) 李櫻珊; Ying-Shan Lee
    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是一種新型態的休假形式,在西方社會已行之有年,工作假期透過親力親為的方式重新改寫一般觀光的走馬看花,真實地與當地文化交流,對個體生命產生刺激與影響。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工作假期參與者參與動機及體驗歷程,且深入瞭解工作假期參與經驗對職涯發展是否有所影響。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進行,於2010年3、4月針對曾經參與國外工作假期至少1年並已返回臺灣工作1年以上者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度訪談。經由資料分析發現研究結果為:一、參與工作假期的動機分成四類,包括「體驗生活」、「工作倦怠」、「學習探索」及「籌措旅費」,參與動機絕非僅是單一因素,往往都是多重因素交織而成。二、工作假期參與者在體驗歷程中,最大的印象及收獲都是因為「人」這個原素,包含了外在的友誼建立,及內在的自我瞭解。三、工作假期對參與者個人的影響層面包含了語言能力的進步、處事能力的提升、決策能力的鍛鍊及生活態度的改變。四、工作假期參與者的參與動機會影響工作假期體驗歷程,且參與動機與目的也已經間接呈現參與者希冀從工作假期中獲得及尋找歸依,最後將決定是否影響工作假期結束後的職涯選擇及職能表現。本研究結果將有助於未來有意從事國外工作假期者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