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06

本所成立於2008年2月,以行銷管理、財務金融管理、與策略管理為主要教學研究發展領域。管理學院亦在台師大轉型為綜合大學的發展定位下成立,大多數人認為師範體系大學的主要使命是培育國高中教師, 但隨著政府對師資培育管道的開放,培育師資已非師範體系學校專屬任務。除了原有師培專業優勢外,台師大亦積極培育各行業所需專業人才;轉型工程啟動後台師大也順利成為國內12所頂尖大學之一。

本所師資除了台師大原有商管領域教授外,其餘皆從其他頂尖大學網羅而來。本所以「管理研究所」為名,期許研究生除了在企業管理專業領域外,也能善用台師大在藝術、音樂、運休、及人文上的優勢,學習到其他大學無可匹配的經營管理軟實力。 在管理領域裡,本所以行銷管理與財務金融管理師資特色為主,但亦提供國際經營及策略等相關課程訓練,以訓練學生俱備日後成為高階管理人才的能力。

2009年開始招收第一屆外籍學生,部份課程以全英語授課,積極提昇國際化程度;2013年起延攬業界菁英擔任授課教師,加強與產業界之互動;隨著世界局勢轉變,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台灣有望成為繼香港之後第二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台灣全球佈局日趨開放及邁向國際化,自由經濟示範區上路,台師大管理研究所培養管理人才刻不容緩。2013年9月起分組招生-「財務金融管理組」與「行銷管理組」,並以國際企業及策略等相關課程為輔,提供更專業化課程,積極培養菁英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政治關聯對中國上市公司閉鎖期結束盈餘管理行為影響之探究
    (2020) 蔣根寧; Jang Geunnyeong
      私募是中國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重要管道,本研究旨在探討有大股東參與私募認購的公司是否傾向在大股東閉鎖期結束之後操弄盈餘。此外,本研究檢視政治關聯性是否會影響公司在大股東閉鎖期結束後的盈餘管理幅度。公司可以運用兩種不同的盈餘管理方法,包括裁決性應計盈餘管理和實質盈餘管理操縱盈餘。相較於實質盈餘管理,裁決性應計盈餘管理較易被會計師等外部人發現。公司的聲譽及政治關係會因而受到負面的影響。因此具有政治關聯性的公司傾向使用實質盈餘管理。是以,本研究檢視政治關聯是否會影響私募公司在大股東閉鎖期結束之後,使用不同盈餘管理的決策。   實證結果指出,大股東閉鎖期結束後,有大股東參與私募認購的公司的盈餘管理並不具有顯著性。實證結果亦發現,在大股東閉鎖期結束後,政治關聯會影響盈餘管理的幅度。此外,在大股東閉鎖期結束後,政治關聯並未顯著影響公司採用不同盈餘管理方式。
  • Item
    中國上市公司定向增發盈餘管理行為之探究
    (2015) 吳雅婷; Ya-Ting Wu
    本研究旨在探討中國進行定向增發的上市公司之盈餘管理行為,檢視大股東有無掠奪小股東誘因及定向增發認購人種類是否會影響公司於定向增發通過日前盈餘管理的方向。本研究認為大股東有誘因掠奪小股東之定向增發公司,在定向增發通過日前,可能會進行向下盈餘管理;此外,大股東無誘因掠奪小股東之定向增發公司在定向增發通過日前,可能會進行向上盈餘管理。本研究亦認為,定向增發對象僅為機構投資人之定向增發公司,在定向增發通過日前,公司可能會進行向上盈餘管理。此外,本研究認為大股東基於私利,可能於閉鎖期結束前進行向上盈餘管理,以利其在閉鎖期結束後出售股票。因此,本研究亦檢測大股東認購之公司是否會於大股東閉鎖期結束前向上盈餘管理。 實證結果顯示,相較於配對公司,大股東有誘因掠奪小股東之定向增發公司,會在定向增發通過日的前一年,透過提高裁決性應計項目與賒銷來向上管理盈餘。此外,相較於配對公司,大股東無誘因掠奪小股東之定向增發公司及無大股東認購之定向增發公司在定向增發通過日的前一年,會利用增加裁決性應計項目與增加賒銷向上操縱盈餘。定向增發對象為大股東之定向增發公司,在閉鎖期結束的前一年,會透過減少營業外支出向上盈餘管理。
  • Item
    保薦制度及獨立董事對私募前盈餘管理影響之探究
    (2018) 陳依寧; Chen, Yi-Ning
    中國上市公司於2006年5月起可以利用私募募集資金,定向增發的數量逐年上升,成為企業主要募集資金管道。本研究以2006年至2015年進行定向增發的公司為樣本,檢視保薦機構聲譽對定向增發折價幅度影響。本研究亦檢視保薦機構聲譽對公司於定向增發前盈餘管理幅度是否有所影響。由於發行公司董事需配合保薦機構履行監督責任。本研究檢視探保薦機構聲譽與獨立董事專業能力交互作用對定向增發前盈餘管理幅度之影響。此外,本研究檢視保薦機構聲譽與獨立董事兼職程度交互作用對定向增發前盈餘管理之影響。 實證結果顯示,保薦機構聲譽對於折價幅度並無顯著影響。實證結果亦顯示,企業聘任聲譽高的保薦機構,其定向增發前盈餘管理幅度顯著較低。此外,實證結果顯示,保薦機構聲譽與獨立董事專業能力交互作用,及保薦機構聲譽與獨立董事兼職交互作用對定向增發前盈餘管理幅度並無顯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