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08

培育高階管理專業能力

高階管理專業訓練仍是臺師大EMBA學程最主要的本質,本班採不分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課程,及多元化的選修課程,讓學生依著自己的興趣進行選修,透過個案討論及業師的合作教學,讓學生經由實務的研討,配合理論架構的介紹,得以系統化地分析個案,學習理論在實務應用的挑戰與必要的調整。

融合藝文資源,培育創新軟實力

Apple創辦人賈伯斯將美學涵養融入產品設計,造就兼具美感與設計的核心優勢;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指出創新突圍是台灣品牌全球之路必須的策略;法藍瓷總裁陳立恆先生亦點出「一個成功的品牌要根植於文化」,可見原創性和系統性的創新能力來自於深厚的藝文基礎及創意管理。 臺師大EMBA充分融合管理專業及校內卓越藝文特色,提供專業管理課程之外,也提供藝文大師講座、經典文獻與領導、戲劇與團隊、藝術鑑賞與典藏、文化創意與管理等課程,藉由豐富學生的藝文涵養,並使其內化為創新能力及管理思維,開創更具人文素養的創新管理文化。

結合藝文體健,培育高度人文關懷的領導人

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新一代高階經理人應以「為員工創造優質的工作環境」取代「日以繼夜的拼命」為自我使命。臺師大EMBA整合校內豐富的藝文體健休閒資源於課程設計,提升學生藝文涵養及對於健康管理的重視,建構優質管理文化。

透過跨界對話刺激新思維

臺師大EMBA對於跨界的詮釋包含理論與實務、管理與藝文教育、不同產業、不同專業及不同位階間,透過管理與藝文的課程融合、業師與管院老師的合作,同時藉由上課個案討論,進行理論與實務的對話與刺激;本班也招收多元產業、企業規模大小不同、不同專業領域的社會菁英,透過課內、外討論及社團活動進行對話,彼此相互學習與激盪出新的思維。

建構國際交流平台,開拓國際視野

臺師大EMBA積極拓展國際交流機會,不僅有以海外參訪為主的海外管理實務研習課程,且有多門課程包含海外參訪,參訪當地頂尖企業、進行專家座談交流等,培養學生更具全球視野的競爭力。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人格特質與多層次傳銷績效表現
    (2019) 温鴻遠; Wen, Hung-Yuan
    直銷係指銷售人員以面對面且在非固定場所之方式出售商品和提供服務,追溯最早的商業模式即賣方對買方的直接銷售行為。多層次傳銷(亦稱多層次直銷)是直銷行業為快速拓展直銷業務,讓自家公司的產品透過各個下線幹部分支或傳銷商銷售到消費者手中,根據公平交易委員會調查結果報告統計,2017年台灣多層次傳銷事業的市場營業總額約為886.19億元,呈現逐年成長的趨勢。意即台灣多層次傳銷市場經過30多年耕耘亦趨成熟且為大眾所接受並願意投入加以推廣。 本研究基於MBTI理論基礎,運用問卷調查並採用軟體SPSS進行數據資料統計分析(內容包括樞紐分析及變異數分析) ,並搭配訪談法,目的在於瞭解多層次傳銷事業從業人員的人格特質及探討人格特質對多層次傳銷績效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外向/直覺/感性/決斷這四種人格特質相較於內向/辨識/理性/熟思四種人格特質較多出現於多層次傳銷產業中。傳銷商經營的初期大多進行分享與銷售行為,所以與一般銷售人員多為外向樂於與人交談印象相符。且人格特質中具有直覺型特質者會與績效產生正相關,意即相信感覺正面思考的傳銷商不容易被他人異樣眼光或旁人質疑所動搖。進而能夠經營較長時間於多層次傳銷產業並獲得較高績效及成功。
  • Item
    壽險業團隊績效與團隊成長之研究
    (2018) 吳東凱; Wu, Tung-Kai
    組織擴張是每間公司都追求的,尤其對於壽險公司,業務人才多寡更是成敗的關鍵,而人才的培養與訓練卻是不易,不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金錢,還不一定能培養出優秀人才,如何透過選才、育才、進而因材施教,減少人才培訓的流失率,是本研究的重點。 本研究以個案公司的業務成員為研究對象,透過不同個案歷年來業績績效、增員績效、增才管道、用才方式、DISC人格特質測驗的配適性分析問題並了解問題。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藉由分析團隊擴張需要的動能,尋找最適合團隊的擴張方式。 本研究共有兩個發現。第一,甲型與乙型人格特質的業務員,通常會有較好的業績表現。但若一個團隊中只有甲型與乙型的業務員,團隊無法穩定、平衡的擴張,不同類型的業務人才,透過合適的配置後,在團隊中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第二,選擇有工作經驗、年紀超過30歲的緣故增員對象,並且要求其考取更多金融相關專業證照、增加其專業知能、並搭配完整的教育訓練,可以降低團隊脫落率,可以達到團隊穩定的擴張。
  • Item
    準退休族群退休後理想居住方式之探討-以大台北地區為例
    (2017) 張淑玉; Chang, Su-Yu
    台灣於1993年進入高齡化社會,人口老化速度較其他成熟國家更加快速,針對高齡人口居住的規劃及配套迫在眉睫,然而政府及民間團體普遍對高齡人口之實際需求了解有限,故本研究報告針對大台北地區準退休族群 (45-64歲),對其退休後理想居住規劃進行調查,再分別以人口統計變數、孤獨感及人格特質等三種不同面向,對於退休後理想居住規劃的相關性進行探討。本研究依據孤獨量表 (UCLA Loneliness Scale) 將受訪者分為高、低孤獨感二個族群;以大五人格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ls) 作為人格特質的判斷依據,按照同情心、缺乏自信、創新創意、領導統御、積極向上、外向社交等六個構面,將受訪者分成不同集群。研究結果發現,除了孤獨感高低對其選擇退休後理想居住規劃的結果部分不顯著之外,人口統計變數如教育、職務、年收入與現居地區的差異等皆對結果存在顯著性的影響;就人格特質來看,大體上具有創新、積極及社交特質的集群在居住條件與居住方式上有較為明顯的偏好。最後,將研究結果進行後續分析,探討不同面向的族群對未來退休居住的偏好與考量,可作為未來政府或民間單位在規劃老年人口住宅時的參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