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國中生學正義 — 一個導師班級經營的行動研究
    (2013) 黃姵菁; PEI-CHING HUANG
    教師在教學生涯中,所需面對最重要、也最為普遍的問題就是「班級經營問題」。在教育的現場中,班級導師有義務對班級事務做妥善且有效的規劃,以提昇班級經營的效能,因此,班級經營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研究者選擇正義的觀念,帶入班級經營中,乃是針對學生諸如此類的問題出現頻繁,期盼藉由公平正義思維的建立與落實,營造理想的班級環境,裨益於導師解決班級經營的困境。 本研究將正義的觀念帶入班級經營中,採用台北律師公會出版的「美國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的民主基礎系列叢書—少年版」「認識正義」的課程進行教學,以「分配正義(distributive justice)」、「匡正正義(corrective justice)」及「程序正義(procedural justice)」為範疇,實施於國中七年級的班會及彈性課程,再將公平正義的思維落實於班級幹部選舉、班級幹部獎懲、班規制定、班級法庭及座位和打掃工作的討論與安排等各項班級經營的事務。研究者透過行動研究,採取質性研究的方法,以觀察記錄、訪談、文件資料等方式進行資料的蒐集、資料的整理、詮釋和分析,以瞭解正義的觀念帶入班級經營的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及導師的改變及專業成長。 綜合研究發現,歸納結論如下: 壹、正義的觀念帶入班級經營的困難與省思 一、困難 (一)在教學上會面對教師專業、家長關切、學生學習及課程安排的困難 (二)班級常規經營會面臨與科任老師和行政人員輔導管教的歧異 (三)班規制訂的耗時 (四)學生礙於人際關係影響班級法庭的運作 二、省思 (一)應培養學生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 (二)教師要有接受學生挑戰權威的勇氣、培養溝通說理的能力,並營造 開放理解的氛圍 (三)班級法庭適合處理班級的公共事務 (四)班級環境經營需照顧到特殊個案的需求 貳、正義觀念帶入班級經營對學生的影響 一、正義課程對學生有正面的影響 二、正義概念落實於其他班級行政事務 三、學生自治的落實,但對風紀股長有更多的期許 四、學生能為自己負責,匡正正義發揮效果 五、學生對於透過程序正義落實分配正義所進行的班級事務都能表示公平 參、研究者在行動歷程中有所改變與成長 一、班級經營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成為引導者 二、輔導管教態度趨向民主,師生關係較為和諧 最後提出結論與建議,供教育行政機關、教師做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