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競技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2

本系於民國八十九年開始進行籌備會議及規劃工作,於民國九十年八月正式成立,定名運動競技學系,並於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完成第一屆碩士班招生。本系主要致力於培育優秀運動選手及專業競技運動教練,並進行提升競技運動之科學研究,以強化我國運動競技實力,增強運動競技能力,期提昇我國國際形象與表現。之後為求理論與實務結合,期以運動科學理論強化運動競技表現,於民國一○一年八月與運動科學研究所進行整併,下設運動競技碩士班與運動科學碩士班。而後為使運動科學能有更多的機會實際應用、使運動競技訓練能有更科學化的分析及規劃,於民國一○六年八月取消學籍分組整成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並以競技訓練組、競技科學組分組招生,學位名稱教育學碩士。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雙能衛-CBA職業籃球員的敘說研究
    (2019) 邱日誠; Chiu, Jih-Cheng
    籃球是項熱門的運動,以籃球作為研究相關主題的學術文章非常多元且豐富;但在這些研究中,較缺乏球員位置、角色定位、與其功能的探究。特別是從傳統控球後衛演變成雙能衛這種角色的改變,不只是我國,甚至世界各地在籃球場上都有雙能衛的趨勢,因此筆者想一探究境。本研究以「雙能衛」為主題、再以中國男子職業籃球聯賽(CBA)中,我國雙能衛選手陳盈駿為研究對象,探討球場上球員從「單一功能」到「多元功能」的角色變遷,以及其在團隊中的重要性。本研究以敘說探究與半結構式訪談為研究方法,並根據上述研究動機,統整出三個結果:其一、陳盈駿的成長過程,藉由一路上就讀籃球名校,為他奠定良好的基礎,讓他在面對更高層級的賽事,依舊不畏懼,勇於突破自己的極限。其二、陳盈駿在每個階段的角色扮演,有得分後衛、小前鋒、控球後衛,這些位置的轉換使他能在不同位置上培養不同的技術與思維。其三、雙能衛是控球後衛與得分後衛的結合,而控球的技能又是要控制比賽節奏與適時地找到戰術或是策略來突破窘境,所以雙能衛跟戰術有個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