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競技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2

本系於民國八十九年開始進行籌備會議及規劃工作,於民國九十年八月正式成立,定名運動競技學系,並於民國九十五年三月完成第一屆碩士班招生。本系主要致力於培育優秀運動選手及專業競技運動教練,並進行提升競技運動之科學研究,以強化我國運動競技實力,增強運動競技能力,期提昇我國國際形象與表現。之後為求理論與實務結合,期以運動科學理論強化運動競技表現,於民國一○一年八月與運動科學研究所進行整併,下設運動競技碩士班與運動科學碩士班。而後為使運動科學能有更多的機會實際應用、使運動競技訓練能有更科學化的分析及規劃,於民國一○六年八月取消學籍分組整成運動競技學系碩士班,並以競技訓練組、競技科學組分組招生,學位名稱教育學碩士。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羽球國家代表隊比賽中場休息 教練回饋 對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
    (2014) 謝沛蓁; HSIEH PEI CHEN
    本研究背景目的在探討中場休息教練與球員的互動對比賽結果的影響,研究對象為6位羽球國家隊教練和10位羽球國家隊選手。研究方法採用質性研究法,藉由豐富的訪談內容,對每個個案進行深入訪談。本研究結果就教練的觀點發現: 1.選手表現好的狀態下,通常給予正向鼓勵與戰術戰略這兩項回饋方式。2.在選手表現不好的狀態下,通常給予戰術戰略與正向鼓勵及心理技能方面的回饋。而就選手的觀點研究發現:1.在比賽中表現好的狀態下,教練通常是給予戰術戰略和正向鼓勵及動作技能修正及心理技能的回饋。2. 表現不好的狀態下,教練通常是給予戰術戰略再來才是心理技能及正向鼓勵的回饋。最後得到結論為: 選手在比賽中場休息時教練提供回饋的成敗,取決於教練與選手間是否能討論出一套適合個別差異的有效回饋方式。
  • Item
    青少年羽球比賽中場教練回饋對選手運動表現之影響
    (2012) 劉筱柔; Liu, Hsiao-Jo
    過去許多研究都發現教練的行為,尤其是回饋行為,與兒童及青少年運動員的自尊、自覺能力及動機可能有顯著的相關。「 教練評量系統(Coaching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 CBAS) 」是過去運動心理學領域的研究者測量教練的回饋行為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測量方式大多以問卷量表測量運動員對平時訓練教練回饋行為的認知,或以觀察者透過觀察系統來觀察平時訓練教練回饋行為,並進一步探討教練回饋行為與運動員心理反應的關係。 本研究希望藉由調查教練在羽球比賽中場給予選手的回饋方式,探討青少年選手自覺教練回饋行為對其運動表現的影響。研究先以問卷訪談方式調查出以下六種羽球教練在比賽中場通常都給予選手的回饋訊息(一)正向訊息(二)負向訊息(三)動作修正相關訊息(四)策略修正相關訊息(五)心理技能相關訊息(六)無回饋,再依據此分類回饋去做分析歸納,製作成選手問卷。最後以此問卷調查選手自覺比賽中不同的教練回饋對於其運動表現上的影響,統計方式以採用Excel整理歸納及SPSS軟體進行考驗,依據量化結果結合質性研究進行相關說明,最後提出結果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