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2

研究表現

根據最新2017年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全球大學學科領域排名」,本校排名持續上升至全球310,而本系專精三大領域學科均獲佳績。包括語言學科從過去4年名列51至100名,進步到第48名;現代語言學科從去年101至150名,進步到51名至100名,進入全球百大;英語文學學科從去年201至250名,上升至151名至200名。顯見本系於外國文學、語言學及英語教學三大領域具備高度國際競爭力。

就業輔導

為考量同學未來邁向學術,公務體系與不同行業的就業需求,本系每學期固定舉辦多場升學就業座談,邀請傑出系友回系分享於本系的學習經驗與收穫,以及如何將此經驗轉化成本身職場的動力,藉此幫助同學規劃未來職涯方向,並及早擬定選課計晝。也另藉由邀請業界專業高階主管加強學生職場倫理、態度與文化的訓練。希藉知識面與態度面的教育,讓本系畢業生在進入職場時更具競爭力。

獎學金

本系提供許多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或家境清寒之學生就讀,例如:英語系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傅一勤教授獎學金、文學獎學金、馬春英教授獎學金、楊景邁教授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和清寒獎學金。另外也提供學生僱傭型工讀與學習型獎助金的學習機會。各項計畫亦提供兼任助理及工讀的機會。

未來發展

本系各班制學生未來不管進入到學術研究、公務體系或是各行各業,最重要的憑藉就是紮實的語文能力。一向為各界所肯定,同學在經過文學、語言學與英語教學的學術研究專業訓練後,絕對是國內外同領域的佼佼者。本系對培養在學生語文知能不僅有很高的期許,也鼓勵修習校內跨領域學程,以提升就業競爭力與終身學習能力。目前本校已與臺灣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組成臺灣大學聯盟,地緣利便,課程與圖書等各項軟硬體資源共享,本系學生可以針對未來各項需求,跨校選修需要的學分學程。

本系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傳統,身為師大英語人一向是一種榮譽、一種驕傲,但面臨瞬息多變的時代,加強充實自己的語文能力與專業知能以讓「師大英語,英語大師」的卓越口碑傳承下去,就成了每一個師大英語人的責任,也是本系師生共同努力的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6
  • Item
    語音辨識軟體回饋對發音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
    (2005) 陳國泰; Kuotai Chen
    本研究旨在了解語音辨識軟體之回饋對大學生學習發音的效用。研究中邀請了二十三位來自台灣師範大學大一英文課的學生參與本研究中的實驗組,另有二十位來自同樣大一英文課的學生作為控制組。兩組學生皆需接受有二十句包含易混淆母音句子的前測,並將學生朗讀的內容錄音。接著實驗組的學生必須接受為期五週的發音練習,期間使用軟體MyET。控制組的學生在這五週期間則不需參與任何發音訓練。本研究並採用了回饋單、問卷和訪談。此外,學生使用軟體作發音練習的過程亦由螢幕擷取軟體Camtasia Studio所記錄,學生練習的語音部分亦會同時被錄製,以作為觀察用。整個發音訓練結束後,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皆需參加後測和全新的歸納測驗(Generalization test)。最後所有的錄音檔案交由三名評分老師評分,以了解兩組學生在測驗中的表現是否有差異。 研究的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生經過五週的發音練習後,在後測和歸納測驗中,在單音的表現和音調的部分有顯著的進步。在評估不同類型的回饋中則發現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學生對各種回饋的信心也有變化。在研究結束前,學生認為發音回饋、發音診斷、分數、語調回饋和語調波紋圖對發音學習最為有效,而聲譜圖、節拍回饋和音量回饋則被評鑑為無效的回饋。因此,從研究結果中得知學生確能從一些特定的回饋中改善他們的發音或語調。更重要的是,學習者在練習的過程中察覺到自己的發音問題,並發展出一些策略來改進。 最後對於未來的相關研究提出一些建議。首先,發音練習開始前應教導學習者如何解讀不同的回饋類型。此外,發音練習所使用的句子應該要儘可能地簡單,才不致使學習者產生閱讀障礙。至於往後相關研究則建議採用更多的受試者,較長的訓練時間和在各個測驗中使用一樣數量的句子。另外,也可增加後續測驗來檢測訓練成果持續的時間。而若是能再研究中使用另一個有類似回饋的語音軟體來做比對,那麼各種不同類型的回饋效用則能有更肯定的佐證。
  • Item
    Taiwanese Utterance-Final Particle HoNh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8-06-??) 李櫻
    This study provides a discourse-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Taiwanese utterance-final particle (i.e. UFP) hoNh. Based on a 16-hour recording of natural spoken data, it examines the sequential contexts in which hoNh is situated, and finds that though the UFP may permit a range of interpretations in different contexts, its core pragmatic function remains invariably as a negotiation marker. That is, hoNh is a discourse marker which signals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for potentially necessary negotiation, which in turn is motivated by the dynamic nature of interactional communication. It is further proposed that UFPs, all of which basically serve to signal the speaker's communicative intention, should best be treated as discourse markers. Each UFP carries only some general indexical feature as its core pragmatic, while the various attitudes and emotions which are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ir occurrence are in fact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arising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ir core indexical function and the specific context in which they are used.
  • Item
    淺談英語發音規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76-06-??) 黃正德
  • Item
    以[el]與[en]作中國學生英語發音指標之初探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9-07-??) 張寶燕
  • Item
    英語發音教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9-07-??) 吳國賢
  • Item
    音標與發音教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8-01-??) 劉璧君
  • Item
    談美式與英式英語發音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1-04-??) 黃自來
  • Item
    有關國中英語第一冊發音教學的幾個問題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79-06-??) 也真
  • Item
    近數十年來英語發音教學理論與實際的簡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3-10-??) 張寶燕
  • Item
    如何記憶英文字彙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81-07-??) 李振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