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6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小資優兒童學業低成就問題及其影響因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1-07-??) 廖永堃首先作者討論資優兒學業低成就的定義,並有歷來研究者對資優兒學業低成就定 義的差異探討。作者提出定義低成就資優兒的問題及評量低成就資優兒的方法(含行 為檢核表)。最後則探討影響資優兒學業低成就的因素,並特別就內在心理特質與外 在環境因素分別討論。作者以內在心理特質中的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和焦慮程度,分別和學業成就的關係,逐一說明,並以教師期望、同儕團體和家庭環境中父母的期望及教育型態,三項外在環境因素,逐一討論他們和學業成就的關係。Item 淺論Torrance創造思考測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5-12-??) 廖永堃長久以來,創造力一直是備受重視的能力,不管是教育界、工商企業界、科學界等,無不認為創造為進步的泉源。創造發明的成品不但帶動人類生活水平的提升,創 造的過程更是人們所亟欲探索明瞭的黑盒子。欲明瞭創造力評量的問題,必須先瞭解對創造力如何定義。對創造力不同的界定,會影響評量本身對操作型定義的評 定。例如我們將創造力界定為一種態度或傾向,在評量上即以人格、態度或興趣量表為評量方式;但若以創造成品為評量依據,則專家對創造造成的評定,就成為創 造力高低的準則。 創造力、創造思考或創造性活動,正如同其多采多姿的特質,在定義上仍有許多見解。毛連塭〈民84〉將中外有關創造力的定義整理如下:一、創造力乃是創新未 曾有的事物。這種能力稱之創造力。二、創造力是一種生活方式,能夠具有創造性生活的能力就是創造力。三、創造乃是問題解決的心理歷程,創造力也就是問題解 決的能力。四、創造是一種思考歷程,在創造過程中運用創造力,在思考結果表現創造力。五、創造是一種人格傾向。六、創造力乃是將可連結的要素加以聯合或結 合成新的關係。七、創造力乃是個人整體的綜合表現。由上述定義的分類,大約可以分為將創造力界定為:一、創造事物;二、生活的一種能力;三、問題解決的歷 程;四、思考的一種歷程;五、人格特質;六、轉換舊有關係的能力;七、個人整體的表現。由此可知,如果欲評量所謂「創造力」,第一要務應是要有清楚的界 定。Item 從國內相關研究談資優生的追蹤的問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5-03-??) 廖永堃我國資優教育實施已有二十幾年的時間,雖然從許多的研究可以證實資優教育的 結果確優於普通教育,然為數甚多的研究集中於橫斷性的研究。資優生長期追蹤的價 值,經由定期記錄或蒐集資優生生長與發展的狀況,使其他關心資優生的人,了解這 些資優者與一般人是否有所不同。根據國內的研究,可以發現,一般資優生的追蹤研 究重點,大致可分為兩方面:(1)縱貫性分析資優生生長與發展為目的;(2).研究資優 教育對資優生的影響。雖然會有追蹤研的困難,但為使資優教育有更好的立論根據, 我們是有需要長期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