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6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迎接未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9-09-??) 江雪齡本文乃就許多學者的研究,略述影響成年人與兒童學習的因素及差異,包括速 度、智力、身體反應、價值、興趣、人格等各方面。由於成年人與兒童在學習上有所差異,因此教導成年人的方法應當有別於教導兒童。作者認為教導成年人一般可應用 下列方法:了解成年人的學習需要或動機,學習環境要安適,運用鼓勵和獎賞,以及 運用成人的舊經驗,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必須尊敬他們。Item 創造力及其教學運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1-12-??) 江雪齡十九世紀,創造力的定義重新被學術界廣為討論,而其詮釋及教學上的運用向來備受爭議。本文略述行為主義、存在主義及人類主義對創造力的詮釋,並提供有關教育界應持的態度及可做的努力之建議。行為主義主張如果環境因素配合,創造行為就得以產生;存在主義學者沙特主張創造前無法預知成果,創造力即無線狀秩序也非因果關係,或許可以「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來解釋:人類學家的創造觀則將科學、歷史、生物、社會、心理學及人類經驗都考慮在內。本文作者認為教育界多年來的教育方法造成著重成果不重過程的現象,無法評量高層次思考等等。建議學校提供足夠的資源、管道及自由想像的時間和空間。Item 文化與創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6-03-??) 江雪齡天才是文化的產物﹖抑或文化是由天才造成的﹖本文旨在闡述文化、創造力與天 才間的關係。根据許多學者的說法,個人不僅可在文化及社會環境中激發創造潛能的 發展,亦可透過個人內省、分析的能力,自省自發激發創造力。然Guilford及 Torrance卻強調教育是影響創造力最有權柄的因素,因為教育可以促進創造思考及問 題解決的能力。作者認為時代考驗天才,天才創造時代,學校應注意教學法、教室管 理,並提供有關於創造的課程,教師亦應能給予個人有足夠的空間及自由,以達到自我實現,做個自我負責的創造人。Item 美國高中科學及數學資優教育簡史及印地安那學院簡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0-06-??) 江雪齡本文敘述美國印地安那學院實施資優教育之學生篩選,學費,課程內容,生活輔導,學院的延伸服務等狀況,並與我國之資優教育相比較。Item 創造利於資優生的學習情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5-06-??) 江雪齡闡述創造思考固然需要個人天賦,環境也足以影響創造力。身為教師除 了應具有敏銳的觀察力以辨識學生專長,敏感於學生的需要外,並應安排足以 讓創造力滋養生長的情境,本文首先探討幾個情境與創造的研究,並說明控制 、習性、時間、評量等常是阻礙思考力發展的因素,再則提出學生若能享有失 敗、改變、享受創造及等待之自由,將大有助於創造思考的情境。Item 資優教育與良師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0-12-??) 江雪齡特殊的人際關係與資優生的發展有極大的關係。Torrance以二十二年時間研究資 優生的成就與良師的特殊關係,發現兩者有極大的關連;其他研究亦指出良師對資優生之創造力、生涯發展等亦有重要影響。Torrance並提出良師可發揮下列功能:1.提 供高度創造環境予學生一個避難所;2.作為資優生的資助者;3.幫助資優生了解他們分歧思考的能力;4.讓資優生表達及溝通他們的理想;5.使他們的創造資賦受辨識; 6.幫助其家人和別人了解他們。然而,良師亦可能因一些因素終止。因此,良師和資 優生應建立互信的關係、避免設定不切實際的期望、了解良師關係發展及持續過程中 常遭遇的障礙。作者認為實施良師制應有下列步驟:1.宣導觀念;2.訂定配合良師與 資優生的方策;3.師資訓練;4.實際推行;5.評估。而需注意行政支援、合理的期望、辨識及涵蓋殘障及低收入戶家庭的資優生。Item 印地安那科學、數學及人文學院與印州高中資優學校之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0-03-??) 江雪齡; James Green本文就目的、資優的範圍、學生的辨識和課程比較印地安那州科學、數學及人文 學院和高中資優學校的不同。1.前者目的集中在注意力及學科表現優異;後者含資優生整體表現。2.後者辨識學生由地區性學區人口中挑5%-7%的資優學生;前者則每年從十年級 學生中挑選,並給150名就學許可。3.課程方面,前者具混合傳統的人文科學、個人研究和整體成長三方面的獨特 性;後者則結構較鬆散,通常包含了進階課程,而抑制了個人研究的機會。雖然兩者的明顯不同,但均被視為扮演印州公立學校教育系統中適應個別不同需 要,分別提供獨到教育服務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