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6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智能結構模式與創造思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0-12-??) 陳龍安作者以Guilford 之智能結構模式〈SO I〉探討其中與創造力之關係及在教學上能做的應用。Guilford 認為智力包括內容、運作、結果三層面,而此三層面包括的智 力因子中和創造力有密切的關係。作者歸納研究指出智力和創造力:1.絕非負相 關;2.若選擇兒童為對象,則兩者相關較高。若選擇特定對象(如專業人員)作研究,則相關甚低;3.兩者可能為不同的能力,但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低智力者少 表現出高創造力,高創造力者必須有相當之智力。Guilford SO I模式 的120種因子中,擴散性思考及轉換的因子和創造力有密切關係,而他提出創造力有下列性質:對問題的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分析、綜合、再定義、洞察力。日本學者清水驍並分析認為上述對問題的敏覺力、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再定義、洞察力等因子為創造力的構成因子。教師可藉此設計不同得的教學方案,增進學生創造思考能力。Item 智力結構模式在創造思考教學上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0-09-??) 陳龍安作者主要在探討將智力結構模式和創造思考教學結合在一起,而設計的一套模式。文中共有三個重點,一是談到SOI模式的材料及診斷功能,二是「愛的創造思考教學模式」的四個要素:問、想、作、評。最後提出三個問題,作為實驗研究後的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