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6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特殊需求學生的課程與教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5-09-??) 林翠英特殊需求學生的課程與教學,一直都是特教界所爭論的議題,根據中華民國特殊教育法及其施行細則,將以特殊需求學生的課程及教學兩部分,分別在智能障礙、學習障礙、肢體障礙及身體病弱和多重障礙等提出各種不同看法。 在特殊需求學生的課程設計方面,必須革除過去錯誤觀念,強調早期介入、最少限制環境、學校到成人的生活轉銜,同時應保持彈性,適合學生身心特性及需求。 在特殊需求學生的教學設計方面,強調個別化教育計畫,發揮專業團隊合作方式,提供優質教學:強調教學準備度、教學態度、追蹤教學、評量其結果。 融合教育將是未來特殊教育趨勢,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特殊需求學生的課程及教學改革,必須仰賴特教界的專家、學者及特教老師共用努力。Item 特殊教育網路個別化教育計畫系統之規劃與發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3-12-??) 蔡秉燁; 蘇俊鴻特殊教育法第二十七條明定各級學校應對每位身心障礙學生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但因個別化教育計畫內涵複雜繁瑣,在未能得到有效之資源及經驗分享時,使得計畫書撰寫流於書面報告資料呈現,無法達到實際需求與應用。本文目的為擬出網路個別教育計畫系統發展的細項建置功能與未來發展方向,並整合電子續效支援系統與專家系統理念,期望提供更多元的功能面協助特教教師,擬定身心障礙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與學習評量。Item LDAP-based學習障礙學生電腦化IEP系統之研究與實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1-06-??) 吳東光; 孟瑛如個別教育計畫(IEP)為強調成功適性化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之一,但IEP的撰寫工作牽涉相當多的專業知識,並需要充分的資源配合,資源班在學生/教師比例高及學生的流動性高的情形下,更導致所需要撰寫之IEP份數較其他身心障礙類別班級為多,相對地亦增加資源班教師的工作負荷。然而,於目前電腦科技如此發達的時刻,其實一個整合專家及資深特教教師之知識與經驗的電腦化IEP系統,可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本文即針對研究者於學習障礙學生個案管理暨IEP 電腦化的努力及未來願景作一個簡單的報告。Item 游泳教學策略對雙邊痙攣型腦性麻痺兒童的關節角度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9-03-??) 陳樹屏; 杜春治; 黃美鳳本研究冒在建立雙邊陸學型腦性麻痺兒童游泳之教學策略,並評估游泳教學對雙邊撞擊型腦,性麻痺兒童關節角度之影響。研究者將15 名雙邊痘擎型腦性麻痺學童,依意願分1有實驗組8名與控制組7名。所有受試昌,實施l 週l 次復健課程,實驗組另加每週3 次、每次的分鐘、共60 次20週的游泳教學活動。前後測項包括:腕、肘、肩、體、膝和躁關節的活動範開角度。所得的資料,以獨立樣本t考驗處理兩制之間的是異性;以相依樣本t 考驗處理兩組20週的改變情形;以獨立樣本t考驗處理兩組之間訓練前後的改變情形。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及控制組在前測所有項目均未達顯著差異(p> .05) 。前後測比較,實驗粗的右腕關節伸展、左肘關節旋後、右眉不日左體關節內轉、左右頓關節外轉均達到顯著差異。<.05) ,而左腕關節伸展、右肘關節旋後、;在眉不口左右體關節屈曲也明顯進步,幾乎達到顯著水準。控制組;在左肘和左右體關節屈曲達到顯著差異。< .05) 。實驗組在游泳檢定中,有2位完成25 公尺、2位完成10公尺O 本研究經由20週、每週3 次的個別化水中教學課程後,所有腦性麻痺兒童都能熟練水中悶氣的技巧,部分學童能獨立游泳。同時,所有兒童的闢節活動角度也增進,尤其是上肢、肩部和闖關節的位置,而且效果比只施行復健治療者更為顯著。Item 資優生個別化教育計畫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1-12-??) 郭靜姿; 劉貞宜本文為一份國小適用之IEP)表格設計,所設計之表格內容含學生基本 資料、能力特質分析、興趣特質、學習特質、長程教育目標、教學計畫綱 要、主題教學活動計畫、獨立研究計畫等。作者並就各種表格之使用及填 寫逐項說明。Item 台北市光復國小資優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1-12-??) 王雅奇; 侯世美黃惠妍; 陳蕙君本文為光復國小之個別化教育計畫示例。作者以該校採用之教學模式 為基礎出發,設計個別化教學需用之表格,並提供個案示例。Item 台北市敦化小學資優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1-12-??) 陳若男; 陳桂梅張淑勤; 郭素香吳玲君本文為敦化國小資優班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示例。內含學生基本資 料,能力特質分析、學習特質分析、學生特質綜合評析、教育目標、教學 計畫及教育安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