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6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視覺追視裝置在腦性麻痺兒童之視知覺與手眼協調能力運用成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9-06-??) 謝協君; Hsieh-Chun Hsieh腦性麻痺兒童通常有視知覺和視動統整問題,使得他們難以參與活動,然而手眼動作的協調性是可透過重複練習來培養出精細動作的協調。透過教具或訓練裝置活動設計,將反覆練習的動作融入實物操作中,為提供幼兒發展良好手眼協調性的重要方法。本研究以研究者自製的視覺追視裝置來訓練腦性麻痺兒童,並藉此檢視其視知覺及手眼協調能力的促進情形。本評估工具是以眼動儀、視知覺能力測驗 (TVPS-3) 及拜瑞視覺動作統整發展測驗 (VMI) 來測44 位腦性麻痺兒童(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視知覺和視動統整功能,只有實驗組 (n = 22) 兒童接受30週,共90 次的燈光追視遊戲訓練,對照組維持原本學校課程活動。在共變數分析 (ANCOVA) 中,實驗組在眼動儀中注視時間百分比 (PTF) 和TVPS-3 測驗顯著優於對照組且達顯著進步。在視動統整測驗結果分析中,也發現不只上述注視時間百分比和TVPS-3 有進步,在視覺動作統整 (VMI) 測驗上也達顯著成效。綜合上述,自製視覺追視裝置可做為腦性麻痺學童訓練視知覺和視動統整能力的有效輔助工具。Item 肢體障礙者穿著3D 列印踝足支架之個別化設計與功能表現-單一受試(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9-06-??) 曾鳳君; 佘永吉; 簡睦容; 陳振昇; Feng-Chun Tseng, Yung-Ji Sher, Mu-Jung Chien, Chen-Sheng Chen肢體障礙者因為生理障礙,在就學、就業和就養受到限制,需使用輔具改善。本研究目的在建立3D 列印技術製作踝足支架之個別化設計發展,探討肢體障礙者穿著3D 列印踝足支架之功能表現。本研究採單一受試法交替處理設計,以一名肢體障礙成人,探討「肢體障礙者」穿著「3D 列印踝足支架」的「下肢功能表現」及探討3D 列印是否能個別化製作踝足支架並建立流程。透過3D 掃描器和桌上型3D 列印機製作個別化的踝足支架;進行一週三次,共九週評量。包含「5 公尺行走速度」和「柏格氏平衡量表」。「柏格氏平衡量表」之觀察者間一致性信度為90.47%。結論:(1)3D 列印技術能應用於個別化設計踝足支架,以提供輔具製作的新途徑;(2)肢體障礙者穿著3D 列印踝足支架可以提升行走速度,協助改變習慣性代償姿勢以改善步態;(3)可提升平衡能力,具有良好的立即與維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