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8

∥ 系所沿革

在全球化潮流下,國際人力資源的發展更趨重要。相對地,國際人力資源專業工作者的培育需求也必然更顯迫切。在此背景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人力教育與發展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Workforc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WED)於民國九十二年(九十二學年度)成立,隸屬於科技學院;於民國九十八年(九十八學年度)更名為「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HRD),並改隸國際與僑教學院。民國一百零三年(壹零三學年度),國際與僑教學院與社會科學院合併後更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院。

∥ 系所特色

本所成立於民國九十二年,為全國第一所採用全英語授課,並同時招收本國籍與國際學生的系所。以培育國際企業、各國政府機構及國際性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規劃與管理專業人才為目標。本所的成立及發展正是反映前述時勢所趨,希望成為引領此領域之先驅,提供學生發展成為國際化人力資源專業人才的基礎和專業課程,以培養其具備進入全球化職場的素養和關鍵知能,學生在畢業後授予管理學碩士學位(MBA Degree)。

本國學生的招生方式包含推薦甄選及碩士一般生考試,考試科目為「管理學」和「英文」;國際學生的招生方式為申請入學和僑生海外聯招。國際化是我們的一大特色,除了師大的學習環境之外,本所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UIUC)長期學術合作,學生在完成課程且通過甄選後,可申請赴UIUC擔任訪問學生,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環境與機會。

∥ 本系教育目標

一、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二、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 歷屆學生來源

本所歷屆的學生來源除本國學生外,包括美國、加拿大、巴拿馬、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聖露西亞、薩爾瓦多、玻利維亞、聖克里斯多福、海地、法國、西班牙、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波斯尼亞、塞內加爾、拉脫維亞、俄羅斯、布吉納法索、甘比亞、馬拉威、史瓦濟蘭、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日本、蒙古、越南等國。學生在大學主修有商管、經濟、心理、教育、外語、政治、社會、英語、中文、及工業設計等等,十分多元,是一個真正國際化的學習場域。

∥ 學生未來出路

本所國內畢業生英語文能力及人資專業在各界備受肯定,且畢業生遍佈知名企業如:台積電、台達電、宏達電、鴻海集團、緯創、台電公司等知名企業;此外,學生也可朝公務體系發展,或繼續深造博士學位。

外籍學生中,外交部國合會推薦學生大多為各邦交國官員,畢業返國後通常擔任該國人力資源發展之重要職務。

∥ 師資

目前本所的師資係結合了六位本所專任教師,以及多位兼任教師共同投入及組成本所堅強優秀教學陣容,每一位教師皆擁有國內外著名大學博士學位,不但能以英語授課,學術涵養亦十分深厚。未來將持續努力透過傅爾布萊特獎助(Fulbright Grant)計畫與本校學術交流交換等管道,禮聘客座教授或交換教授於本所任教。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Leader-Member Exchange,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Gender: A Study in the Private Sector in El Salvador
    (2019) 狄曼姿; Barbara Marcela Mendez Diaz
    An organization in which employees are actively engaged in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provide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organizations in today’s highly competitive business worl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how high-quality interactions between leaders an employee’s affects how much employees are willing to engage in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whether Psychological Safety serves as a mediator in the relationship, and whether Gender serves as a moderator in said relationship. Extending from the well-known 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 (LMX), this study presents the hypothesis that supervisors who engage in high-level LMX practices have an effect on subordinates’ use of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in which Psychological Safet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and Gender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This research study adopted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using an on-line survey questionnaire to collect data. The collected sample data was of 200 Salvadorian employees working in Finance, Customer Service and/or Sales department in the private sector from six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IBM SPSS 23.0 was used to run descriptive analysis, Pearson’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ader-Member Exchange is related to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that Psychological Safety partially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MX and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and that Gender does not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MX and Employee Voice Behavior.
  • Item
    探討職家衝突、滿意度、性別與性別意識形態作為中介因素之關係:以台灣員工為例
    (2016) 蔡佩琪; Tsai, Pei-Chi
    近年來,因為性別意識的興起使得女性工作環境產生變化。除了許多國家紛紛開始重視並改善女性的工作狀況與環境之外,女性議題也是現今的社會與職場上重要的課題之一。本研究目的是根據2012年中研院-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二手資料庫中探討職家衝突、滿意度、性別與性別意識形態。本研究採用台灣全職員工樣本並探討四個主要的問題:(1)職家衝突與滿意度之關係 (2)性別為調節因子與職家衝突和滿意度之關係 (3)性別意識形態為調節因子與職家衝突和滿意度之關係 (4)性別差異在職家衝突、滿意度與性別意識形態之關係。從中研院2012台灣社會變遷調查的數據中選出611筆資料為研究樣本。研究結果顯示職家衝突與滿意度存在顯著負相關,性別意識形態為調節因子與職家衝突和滿意度有顯著性,性別差異發生於職家衝突與性別意識形態。根據研究發現,本作者針對實務與學術研究提出許多建議。ㄧ個健全的人力資源功能會幫助員工平衡衝突、增加滿意度與提升工作績效並帶給組織利益。然而,本文中發現職家衝突與性別意識形態存在負相關和在台灣員工中性別差異並不存在於滿意度調查,希冀之後的研究者能提供更深層的研究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