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教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

發展沿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995年成立「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2003年成立博士班,致力於培育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學師資及研究人才。2006年成立「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招收華外語國際生,致力於培養具有流利華語文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之外籍華語人才。2006年成立「應用華語文學系」學士班,復於2012年與「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整併成立碩士班,招收本國籍學生及僑生,致力於培養全方位的華語文應用人才,以及海外華人社會與文化的研究人才。2012年「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與「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合併為具博士班、碩士班與學士班學制之「華語文教學系」。2017年「應用華語文學系」與「華語文教學系」進一步整併。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包含兩個學士班組(「國際華語與文化組」及「應用華語文學組」)、碩士班、博士班、以及數個學程與專班(華語文教學學分學程、兒童雙語教育學分學程、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宗旨

        華語文教學系之教育宗旨在於因應當前東風西漸、華語全球化之趨勢,培養各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能通曉並傳播海內外華人的語言與文化,藉此厚植華語文化實力、促進東西方交流、進而確保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

特色與願景

        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與臺師大歷史悠久的國語教學中心及僑生先修部構成中華民國高等教育機構中規模最大最完備、且學理與實務兼具的華語文專業人才培育重鎮。師資包含語言學、語言教學、教育心理、認知科學、教育科技、華人文學與文化、海外華人社會等學有專精的學者。學生涵蓋本地生、僑生、外籍生,來自全球各地,具多元背景。師生共構成一個真正生態多樣的學習環境。未來「華語文教學系」將積極與本校翻譯、國際人力資源與管理相關系所合作,強化學生跨語言跨文化素養與行政管理的能力。「華語文教學系」也將強化與國外學校合作,發展符合當代學習趨勢、有實證依據的華語教學方法,建立有特色的華語教學與僑教品牌。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話語標記「就是」在獨白中的信息處理功能及其語法化
    (2019) 劉遠文; Liu, Yuan-Wen
    過去文獻對於話語標記(discourse marker)「就是」多著重在書面語體的研究 (張誼生,2002;劉燦群,2007),然而書面語體實詞較多、句法篇章等架構清 楚;而口語語體則反之,口語語體虛詞和子句較多,架構相對來說零散(Halliday, 1997),故更仰賴話語標記,使說話者的訊息得以傳遞,話語標記的篇章功能更 得以顯現。 本研究以 Brinton(1996)對話語標記的功能分析作為研究架構,將話語標記 分成語用層面和篇章層面,並將其中的篇章層面功能再分為表層的銜接功能和深 層的信息處理功能,後者根據信息處理和標記理論再分為自然焦點標記(新信息)、 對比焦點標記(新信息)和話題標記(舊信息)。文內先回顧過去學者對話語標 記的定義,「就是」在不同語體中的篇章銜接和信息處理功能;其後定義「就」、 「是」和「就是」的基式語義和回顧「就是」的語法化歷程相關研究;最後以自 然焦點標記、對比焦點標記和話題標記來分析「就是」在口語獨白語體中的信息 處理功能及其語法化歷程。 研究發現「就是」在口語獨白語體中除了自然焦點標記、話題標記和對比焦 點標記這三種信息標記以外,還有一個標記新信息的次焦點標記功能,而使用頻 率由高至低分別為:自然焦點標記、話題標記、次焦點標記、對比焦點標記。本研究也認為各話語標記「就是」的各信息處理功能分別來自於不同的語法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