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教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

發展沿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995年成立「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2003年成立博士班,致力於培育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學師資及研究人才。2006年成立「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招收華外語國際生,致力於培養具有流利華語文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之外籍華語人才。2006年成立「應用華語文學系」學士班,復於2012年與「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整併成立碩士班,招收本國籍學生及僑生,致力於培養全方位的華語文應用人才,以及海外華人社會與文化的研究人才。2012年「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與「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合併為具博士班、碩士班與學士班學制之「華語文教學系」。2017年「應用華語文學系」與「華語文教學系」進一步整併。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包含兩個學士班組(「國際華語與文化組」及「應用華語文學組」)、碩士班、博士班、以及數個學程與專班(華語文教學學分學程、兒童雙語教育學分學程、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宗旨

        華語文教學系之教育宗旨在於因應當前東風西漸、華語全球化之趨勢,培養各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能通曉並傳播海內外華人的語言與文化,藉此厚植華語文化實力、促進東西方交流、進而確保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

特色與願景

        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與臺師大歷史悠久的國語教學中心及僑生先修部構成中華民國高等教育機構中規模最大最完備、且學理與實務兼具的華語文專業人才培育重鎮。師資包含語言學、語言教學、教育心理、認知科學、教育科技、華人文學與文化、海外華人社會等學有專精的學者。學生涵蓋本地生、僑生、外籍生,來自全球各地,具多元背景。師生共構成一個真正生態多樣的學習環境。未來「華語文教學系」將積極與本校翻譯、國際人力資源與管理相關系所合作,強化學生跨語言跨文化素養與行政管理的能力。「華語文教學系」也將強化與國外學校合作,發展符合當代學習趨勢、有實證依據的華語教學方法,建立有特色的華語教學與僑教品牌。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視覺輔助媒材融入哲學華語教材之研究
    (2023) 何佳晟; He, Chia-Cheng
    華人哲學源遠流長,匯聚許多重要概念、知識、思想。本研究衡量中國哲學經典之重要性、關聯性、繼續性、順序性,即選擇以三玄:「《易經》、《老子》、《莊子》」為主題,參照現今已出版的哲學華語相關教材藉此定義、編寫、設計哲學專業華語教材。研究者參考認知心理學理論,採用五項視覺輔助媒材:「圖像、概念構圖、漫畫、影像及動畫」融入教學。課程規劃共分成三單元,由上位概念制訂課程的學習內容、學習表現。研究於實體、線上先後規劃一次教學實驗,針對前次教學成效進行教材修正。根據課程問卷分析、課後訪談的結果顯示,配合文本屬性的視覺輔助媒材運用,有助於高級華語學習者掌握哲學華語知識及概念,同時能達到學習遷移之功效。最後統整淺談教學建議、研究未竟之處和未來展望。
  • Item
    內容語言整合學習概念下的法律華語教材設計:以民商契約法律華語教材為例
    (2022) 許芳慈; Hsu, Fang-Tzu
    外籍人士在台生活時,得簽署各式各樣的契約,如申辦手機門號或房屋租賃等。然而,法律語言艱澀、不易理解,許多學習華語多年的學生,閱讀起契約中的條款仍是相當大的挑戰。「內容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CLIL)模式近年來在華語界成為一大趨勢,以內容與語言並重的教學模式應用於專業華語上的研究亦日益增多。因此,本文以內容語言整合模式中的4Cs架構作為基礎,遵循法律華語編寫原則「實用性」、「針對性」、「趣味性」與「文化性」設計民商契約法律華語教材。教材設計完成後,邀請五位華語學習者進行試驗教學,並利用「CLIL教學民商契約法律華語教材評鑑表」評估教材,最後分析學習者的建議,反思專業華語教材設計過程中,如何平衡發展「內容」、「溝通」、「認知」與「文化」四大方面。
  • Item
    軍事情境初級華語課程設計-以宏都拉斯軍人學習者為例
    (2022) 黃榆媗; Huang, Yu-Hsuan
    自 2007 年起,宏都拉斯國防語言中心的軍官學生即使用一般華語教材學習中文,而近年來專業華語在商業、航空、護理、觀光等不同領域蓬勃發展,卻尚未出現專門給軍人的華語課本。於是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宏都拉斯軍人學生的需求後,製作了 11 單元共 110 個詞彙的初級軍事華語詞彙補充講義。此外,也設計一系列軍事情境華語課程活動,包含配合原教材《實用視聽華語》課文主題,產出軍事情境對話,另安排「打電話給臺灣軍官」視訊活動,讓學生將所學詞彙運用在真實對話中。同時,也舉辦「臺宏軍事文化差異」講座,邀請 3 位臺籍與宏籍軍官至課堂上分享自身經歷,讓學生除了學習軍事中文,也了解臺宏軍方在工作文化上的不同。最後,本研究請了 5 位相關領域的專家評鑑軍事華語講義,並以問卷及訪談調查了 10 位學生對於本課程的收穫與滿意度,評分顯示本研究的軍事情境初級華語詞彙為優秀的補充講義,且課堂活動設計也成功讓學生使用軍事中文,確實符合宏都拉斯軍事學習者未來外派臺灣及口譯華語的需求。
  • Item
    針對泰籍地勤人員之專業華語教材設計
    (2020) 陳德康; Chen, De-Kang
    中文摘要 關鍵字:泰國學習者、專業華語、地勤人員、教材設計、第二語言教學 泰國經濟極度依賴觀光產業帶來的巨額收入,根據泰國觀光局統計,2018年來泰國觀光的外國旅客人數高達3827萬,其中近三成來自中國,人數高達1053萬人次,由此可見來自中國的旅客是泰國觀光的主要客源,因此泰國觀光業亟需培養大量具有華語能力的人才。國際機場是中國遊客抵達泰國的第一個地方,泰籍地勤人員卻缺乏華語溝通能力。本研究的主要目標是希望能提高泰籍地勤人員的華語程度,減少辦理登機報到的作業時間,並避免溝通時發生誤解。因此,地勤人員如能具有基本的華語溝通能力,即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為了編寫出實用的教材,其內容勢必要針對地勤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所需要用到之華語,因此,研究者除了採用「教材分析法」,也採用「問卷研究法」及「田野調查法」來進行本研究。本研究還探討了相關領域之文獻,包括第二語言教材編寫、第二語言教學法等。本研究參考了泰國、台灣出版的11本地勤華語相關教材,並整理出這11本教材各自的特色和題材,進而比較其間的異同與優、缺點。本研究共取得66份泰籍地勤人員有效問卷,從中彙整他們在工作職場上的華語使用情形、對華語的學習需求、看法和建議,再從問卷結果中分析出有助泰籍地勤人員且符合實際工作情況之華語詞彙、與句型。研究者並於泰國素萬那蓬國際機場出境區的報到櫃臺進行實地觀察,了解地勤人員實際的工作環境及在職場中使用華語的情況。另外,本研究也訪談了一位曾於泰國某大學的航空服務管理系之國際學院(Airline Business)授課之台籍教師以及4位泰籍地勤人員。最後,本研究採用以上得出結果應用於泰籍地勤人員之華語教材設計, 並提供具體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