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文教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

發展沿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於1995年成立「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班,2003年成立博士班,致力於培育華語文作為第二語言或外語的教學師資及研究人才。2006年成立「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招收華外語國際生,致力於培養具有流利華語文能力及跨文化溝通能力之外籍華語人才。2006年成立「應用華語文學系」學士班,復於2012年與「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僑教與海外華人研究組」整併成立碩士班,招收本國籍學生及僑生,致力於培養全方位的華語文應用人才,以及海外華人社會與文化的研究人才。2012年「華語文教學研究所」與「國際華語與文化學系」合併為具博士班、碩士班與學士班學制之「華語文教學系」。2017年「應用華語文學系」與「華語文教學系」進一步整併。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包含兩個學士班組(「國際華語與文化組」及「應用華語文學組」)、碩士班、博士班、以及數個學程與專班(華語文教學學分學程、兒童雙語教育學分學程、海外華語師資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教育宗旨

        華語文教學系之教育宗旨在於因應當前東風西漸、華語全球化之趨勢,培養各領域所需之國際華語人才,使其能通曉並傳播海內外華人的語言與文化,藉此厚植華語文化實力、促進東西方交流、進而確保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

特色與願景

        重整後的「華語文教學系」與臺師大歷史悠久的國語教學中心及僑生先修部構成中華民國高等教育機構中規模最大最完備、且學理與實務兼具的華語文專業人才培育重鎮。師資包含語言學、語言教學、教育心理、認知科學、教育科技、華人文學與文化、海外華人社會等學有專精的學者。學生涵蓋本地生、僑生、外籍生,來自全球各地,具多元背景。師生共構成一個真正生態多樣的學習環境。未來「華語文教學系」將積極與本校翻譯、國際人力資源與管理相關系所合作,強化學生跨語言跨文化素養與行政管理的能力。「華語文教學系」也將強化與國外學校合作,發展符合當代學習趨勢、有實證依據的華語教學方法,建立有特色的華語教學與僑教品牌。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華語教師徵聘研究
    (2020) 莊承翰; Chuang, Cheng-Han
    本研究針對華語教學機構教師徵聘進行研究,目的為探討徵聘華語教師所側重的教師能力與特質。若以臺師大國語中心1956年創立算起,對外華語教學在國際上已發展了六十餘載,至今理論與實務已漸趨成熟。然而華語系地區、非華語系地區的對外華語教學機構,對於華語教師的需求不盡相同。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問卷調查法及訪談法為主。本研究針對30份華語教學機構發布之徵聘公告進行內容分析,瞭解各華語教學機構徵聘不同類型華語教師所訂定之條件的異同。問卷調查法共調查了56位華語教學機構人員,瞭解其對於華語教師所需具備能力及特質之看法。本研究之訪談法則由問卷調查法56位研究對象中,選擇4位華語教學機構之主管進一步訪談,藉此瞭解華語教學機構之徵聘需求。透過不同資料來源及受訪者的訪談內容,交叉分析徵聘公告的內容、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可進一步瞭解華語教學機構人員、主管、資深教師對於華語教師應具備的能力之看法,及華語教學機構徵聘各職位的華語教師之規定。 研究結果如下:第一,華語教學機構徵聘華語教師時,多要求應聘教師提供200小時以上的任教時數證明;徵聘公告中,最多機構要求檢附或側重的資料依序為:履歷表當中的「教學資歷」、任教時數證明、推薦信當中的「交際能力」。第二,本研究問卷所列的各能力項目當中,最受華語教師關注及看重的是「教學能力」;第三,華語教學機構主管徵聘華語教師時,最側重的資料是應聘教師的「教學影片」,並著重觀察教學方法;且在實際面試過程中,除了基本語法點教學的問答外,著重觀察應聘教師面對當下無法解答之提問的反應;此外,近年大學及學院的華語教師平均教育程度有從碩士提升至博士的趨勢。本研究結果提供華語文相關系所培育華語教師、研擬課程,以及有志成為華語教師之士進修之建議,也可作為華語教學機構徵聘華語教師之參考依據。
  • Item
    短期華語師資培訓之探究 ─ 泰國華語教師師資儲訓班
    (2007) 黃桂英; Jennifer Huang
    中文摘要 在全球華語「教學」和「學習」熱潮的帶動下,華語師資不論在質或量方面都面臨很大的挑戰,近年來泰國由於教育政策的開放,學習華語已經蔚為風潮,師資嚴重短缺,而向我國請求支援。「泰國華語教師師資儲訓班」接受我國教育部補助,培訓教師再派遣至泰國師範大學教華語。本研究採用質性和量化的方法對「泰國華語教師師資儲訓班」進行探究,根據對在泰國教華語的教師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入訪談等方式進行評估與研究。本研究結果發現: 1.首例與泰國簽署協約的「泰國華語教師師資儲訓班」促進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師大在極短暫的時間內迅速整合各方資源,成功地培訓華語教師派遣至泰國教書,協助泰國抒解華語師資短缺的現象,為兩國教育的合作樹立了新的里程碑,其意義頗為深遠。 2.本研究的受訪者對主辦單位心懷感激,並肯定這個儲訓班是成功的,課程的安排理論和實用兼具,對老師在泰國教書有實際的幫助,但也有少數人抱怨時間太匆促了,對於課程方面有些微詞,如理論性課程較多,實用性偏少。 3.在研究中找出師資培訓乃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供實習的機會;建立反思和教師信念。 最後本研究提出的建議: (一)台灣與泰國如何發展華語師資培訓的合作關係,擴大文化交流並對泰國師資培訓提出建議。 (二)積極發展國際合作交流計畫,以推廣華語文教育。
  • Item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語文數位教學計畫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11-12-31) 信世昌; 衛友賢; 柯華葳; 曾金金
    隨著中國大陸商機崛起,華語文學習人口數近年迅速竄升。面對龐大 華語市場,中國大陸政府強力在全球各地推銷教材與師資,同時,也積極 吸引外籍大學生到中國學習華語以及各種學科,透過國家之力量,積極建 設華語文教學發展之強勢品牌。因此,為促使臺灣成為華語文學習之重 鎮,針對中國大陸對華語文學習的政策與現況,必須建立具差異性的華語 文學習模式、工具、教材等,方能找出發展華語文教學之優勢。由現況分 析,臺灣有著資通訊產業的優勢,加上推動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 技計畫建立的基礎,利用數位科技進行創新應用,向全球輸出華語文學習 解決方案,將能建立一個行銷全球市場的教育科技產業,尤其隨著華語文 的內容、平台、服務在世界擴散,臺灣將會有機會成為華語文的全球資源 運籌中心。 本計畫整合教育部、僑委會、國科會、及客委會之力量,為共同推動 華語文數位教學而努力。計畫內容以創意的形式推廣和應用近年來國家數 位典藏與數位學習的成果,其目的一方面能穩固正體字在海外的學習地 位,並持續吸引海外人士學習台灣的華語以擴增華語學習市場,另方面也 促進我國人文、社會、產業與經濟的發展,並將臺灣經驗呈現於國際社會, 進而拓展臺灣國際舞台空間、永續經營國家重要文化資產、和發展數位學 習產業及在教育上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