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7

:::

起源與展望

緣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國內師範教育的先驅,更是教育研究的重鎮。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努力耕耘,不只培育中學的優秀師資,也造就國內外諸多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學術研究與教學人才。臺灣師大教育學系的課程與教學學群更有悠久歷史、豐富的師資與研究資源,已培育無數「課程與教學」專長的學術研究與教學專業人才。過去這些人才與教育系本身在國內的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中,不僅扮演推手與實踐者的角色,更是理念引導與批判意識催化的改革者。

        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與提昇全球學術發展的競爭力,本校自九十六學年度起推動「一系多所」方案。教育學系為配合此發展方向,乃在組織結構上進行有效的整合與重組。因此課程與教學學群乃申請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並於民國九十九年正式招生,下設碩士班及博士班。期許透過設所,整合與深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能量,並培育優秀的學術研究人才。

展望

        本所著重以下發展方向與重點:

(一) 深究課程與教學基礎理論:
       本所將深化與整合課程與教學之基礎理論,並連結重要理論與本土議題,以厚植並發展建構本土理論。本所亦將進行國內外課程與教學之比較研究,瞭解國際課程改革動態,藉由比較、分析與自我批判,不斷開創研究新知。   
(二) 多元化與創新化方法論課程:
       本所除分別開設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入門與進階課程,並針對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性質開設新興研究方法課程,以培養學生多元的研究能力。

(三) 關注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本所尤其積極關注本土化的教育研究,強調社會變遷之下,課程與教學的新興議題研究。本所亦持續發展整合型研究計畫,以統整本所與外校研究人才,共同探究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四) 實務精進與教師專業發展:
       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本所將持續開設相關的碩士專班,以精進教師的課程與教學實務,加強師資培訓與進修的專業化與優質化。

(五) 推展國際學術交流與跨國研究合作:
       除了本所教師目前正在進行的國際研究專案,本所亦將藉由姊妹校與其他國內外大學與研究中心,繼續擴展國際合作的研究網絡。同時,將陸續與國內外著名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交換學生或講學,並與國外學校合作開課,共同指導學生,逐步推向雙聯學制。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運用概念導向閱讀教學帶領高中生主題探究之行動研究
    (2023) 陳景勻; Chen, Ching-Yun
    本研究源於研究者對於素養導向與自主探究的教育趨勢之下,國語文教師如何在國語文課中培養學生運用閱讀進行探究之好奇,因此研究者運用概念導向閱讀教學框架(Concept-Oriented Reading Instruction)來發展一套教學方案,帶領高中生進行主題探究,並檢視實施歷程中,學生主題探究與閱讀動機的表現,以及研究者的成長。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研究場域為臺北市一所實驗教育的高中語文選修課,共 4 位學生。本研究共分為兩期:行動期與調整期。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以參與式觀察、檔案文件分析、訪談之方式蒐集資料,並對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 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一、根據本教學方案實施歷程,在觀察與個人化階段,使學生有連結個人生活經驗的機會是關鍵;在搜尋與檢索階段,幫助學生釐清「哪些是與探究主題相關」的問題是讓學生展開搜尋的關鍵;在理解與統整階段,使學生討論各自所讀,並提供寫作的鷹架是關鍵;在與他人溝通階段,教師設計真實的溝通情境是關鍵。 二、實施歷程中,學生的主題探究表現為:(一)學生能提出觀察並提問,不過觀察記錄的表現較弱;(二)學生能用關鍵字搜尋資料並判斷其與探究主題的關聯性,不過找到新關鍵字來搜尋資料的表現較弱;(三)學生皆能理解並整合文本,且能完成一份連貫的書寫報告;(四)大部分學生能口頭分享成果並與聽眾溝通。 三、實施歷程中,學生的閱讀動機表現為:(一)學生皆因內在動機而閱讀;(二)學生皆因服從而閱讀,大部分學生因社會理由而閱讀;(三)學生皆因願意挑戰複雜文章而閱讀,皆沒有逃避閱讀的情形。另外大部分學生因相信其能成功閱讀而閱讀。四、 研究者的收穫與成長分別為(一)在教學觀念上,了解CORI是心法,沒有固定的方法;(二)在教學設計上,反思CORI教室在線上時應運用科技工具使協作更順暢;(三)在教師信念上,對閱讀素養能力再理解。研究者根據上述結論,提出對於運用概念導向閱讀教學進行教學或研究之建議,以供實務工作者或未來研究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