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7

:::

起源與展望

緣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國內師範教育的先驅,更是教育研究的重鎮。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努力耕耘,不只培育中學的優秀師資,也造就國內外諸多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學術研究與教學人才。臺灣師大教育學系的課程與教學學群更有悠久歷史、豐富的師資與研究資源,已培育無數「課程與教學」專長的學術研究與教學專業人才。過去這些人才與教育系本身在國內的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中,不僅扮演推手與實踐者的角色,更是理念引導與批判意識催化的改革者。

        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與提昇全球學術發展的競爭力,本校自九十六學年度起推動「一系多所」方案。教育學系為配合此發展方向,乃在組織結構上進行有效的整合與重組。因此課程與教學學群乃申請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並於民國九十九年正式招生,下設碩士班及博士班。期許透過設所,整合與深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能量,並培育優秀的學術研究人才。

展望

        本所著重以下發展方向與重點:

(一) 深究課程與教學基礎理論:
       本所將深化與整合課程與教學之基礎理論,並連結重要理論與本土議題,以厚植並發展建構本土理論。本所亦將進行國內外課程與教學之比較研究,瞭解國際課程改革動態,藉由比較、分析與自我批判,不斷開創研究新知。   
(二) 多元化與創新化方法論課程:
       本所除分別開設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入門與進階課程,並針對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性質開設新興研究方法課程,以培養學生多元的研究能力。

(三) 關注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本所尤其積極關注本土化的教育研究,強調社會變遷之下,課程與教學的新興議題研究。本所亦持續發展整合型研究計畫,以統整本所與外校研究人才,共同探究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四) 實務精進與教師專業發展:
       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本所將持續開設相關的碩士專班,以精進教師的課程與教學實務,加強師資培訓與進修的專業化與優質化。

(五) 推展國際學術交流與跨國研究合作:
       除了本所教師目前正在進行的國際研究專案,本所亦將藉由姊妹校與其他國內外大學與研究中心,繼續擴展國際合作的研究網絡。同時,將陸續與國內外著名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交換學生或講學,並與國外學校合作開課,共同指導學生,逐步推向雙聯學制。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師培生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實施成效之探討
    (2023) 曾麗紅; Zeng, Li-Hong
    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CASEL提出的社會情感學習為學生心理健康與福祉提供了教育實踐指引,並為解決學生心理與行為問題提供了預防性教育措施。此外,師培生作為學校教師的重要來源,其社會情感能力將會影響未來學生的自我管理、積極地社會互動、負責任地決策等的社會情感能力。因此,培養師培生的社會情感能力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四:(一) 編擬「社會情感學習課程」,探討實驗組在「社會情感學習課程」介入相對於對照組的教學內容,對於提升師培生社會情感能力之影響。(二) 探討實驗組在「社會情感學習課程」介入相對於對照組的教學內容,對於提升師培生利他行為之影響。(三) 探討課程實施對提升實驗組社會情緒能力之成效。(四) 探討課程實施對提升實驗組利他行為之成效。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準實驗研究法中「不相等控制組前後測設計」,實驗對象為68名大學三年級兩班的師培生,聚焦「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8個教學主題,以量化及質性的資料進行分析。研究結論得知,實驗組師培生社會情感能力沒有顯著優於對照組;實驗組師培生利他行為沒有顯著優於對照組;「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對師培生的社會情感能力有積極的正面影響;「社會情感學習課程」對師培生的利他行為有積極的正面影響;質性資料的分析顯示,師培生對於「社會情感學習課程」的回饋普遍積極,認為這些課程主題和教學方法有助於增強他們的社會情感能力和利他行為。預期研究結果有助師資培育的課程與教學內容能夠與時俱進,以改善學校教育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