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7

:::

起源與展望

緣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是國內師範教育的先驅,更是教育研究的重鎮。超過半個世紀以來的努力耕耘,不只培育中學的優秀師資,也造就國內外諸多大專院校與研究機構的學術研究與教學人才。臺灣師大教育學系的課程與教學學群更有悠久歷史、豐富的師資與研究資源,已培育無數「課程與教學」專長的學術研究與教學專業人才。過去這些人才與教育系本身在國內的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中,不僅扮演推手與實踐者的角色,更是理念引導與批判意識催化的改革者。

        為因應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的需求與提昇全球學術發展的競爭力,本校自九十六學年度起推動「一系多所」方案。教育學系為配合此發展方向,乃在組織結構上進行有效的整合與重組。因此課程與教學學群乃申請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並於民國九十九年正式招生,下設碩士班及博士班。期許透過設所,整合與深化課程與教學研究能量,並培育優秀的學術研究人才。

展望

        本所著重以下發展方向與重點:

(一) 深究課程與教學基礎理論:
       本所將深化與整合課程與教學之基礎理論,並連結重要理論與本土議題,以厚植並發展建構本土理論。本所亦將進行國內外課程與教學之比較研究,瞭解國際課程改革動態,藉由比較、分析與自我批判,不斷開創研究新知。   
(二) 多元化與創新化方法論課程:
       本所除分別開設量化與質性研究的入門與進階課程,並針對不同學術領域的研究性質開設新興研究方法課程,以培養學生多元的研究能力。

(三) 關注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本所尤其積極關注本土化的教育研究,強調社會變遷之下,課程與教學的新興議題研究。本所亦持續發展整合型研究計畫,以統整本所與外校研究人才,共同探究課程與教學新興議題。             

(四) 實務精進與教師專業發展:
       基於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本所將持續開設相關的碩士專班,以精進教師的課程與教學實務,加強師資培訓與進修的專業化與優質化。

(五) 推展國際學術交流與跨國研究合作:
       除了本所教師目前正在進行的國際研究專案,本所亦將藉由姊妹校與其他國內外大學與研究中心,繼續擴展國際合作的研究網絡。同時,將陸續與國內外著名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交換學生或講學,並與國外學校合作開課,共同指導學生,逐步推向雙聯學制。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大學生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面臨的問題類型與求助意願之研究
    (2023) 詹曉林; Zhan, Xiao-L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面臨的問題類型與求助意願之現況,並分析不同人口統計學變項在問題類型以及求助意願中的差異情形。本研究藉由問卷調查法,對中國大陸的三所院校採方便抽樣,網路問卷填答共294份,得到有效問卷共275份,並從中挑選出8名大學生進行半結構式訪談。本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目前主要遭遇的問題類型為學業問題與就業問題,並且個體在遇到問題時更傾向於求助朋友/同學、父母的非專業求助。本研究發現,在學業問題嚴重程度與就業問題嚴重程度上,沒有聊天對象的大學生顯著高於有聊天對象的大學生。然而,在就業問題嚴重程度上,大二、大三和大四顯著高於大一;理工類專業的大學生顯著高於經管類專業的大學生;母親健在的大學生顯著高於母親不健在的大學生;課餘時間有打工的大學生顯著高於課餘時間沒有打工的大學生。再者,在專業求助意願水平與求助意願總分上,父親不健在的大學生均顯著高於父親健在的大學生。然而,在專業求助意願水平上,大三顯著高於大一;教育類專業的大學生顯著高於經管類專業的大學生;母親健在的大學生顯著高於母親不健在的大學生。此外,研究結果進一步完善了大學生在疫情期間面臨的問題類型與求助意願方面的研究,亦了解個體問題產生的原因、如何處理問題以及求助專業人士評分低的原因,這對於心理諮詢服務的推廣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 Item
    COVID-19 疫情下新北市快樂國小教師教學轉變歷程之研究
    (2023) 張詩亭; Chang, Shih-Ting
    COVID-19疫情肆虐下,全球深受影響,疫情造成學校從實體上課改為居家學習,以同步遠距與非同步遠距方式進行教學,這是臺灣教育史上國小教師們首次以遠距離方式進行教學,而期間為了因應疫情變化也有不一樣的停課情形與教學方式。有鑑於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新北市快樂國小(化名)教師在COVID-19疫情下之教學轉變歷程,採用個案研究法,透過訪談新北市快樂國小中的七名教師,並輔以分析觀課紀錄與教學文件來驗證訪談內容,以此了解國小教師在不同停課期間主要採取的遠距教學方式及原因、其所遇到的困境與調整方式、是否仍保留因應疫情而有的遠距教學方式及原因,以及教師於疫情前後對線上教學的看法。本研究記錄了七名教師在疫情下的教學轉變歷程,根據研究結果,教師教學轉變因疫情停課開始,教學方式主要因應停課情形,至今仍有教師保留疫情停課時的教學方式,研究也發現教師透過事前演練與提升教學能力能使遠距教學更加順利且有變化,學校與親師生互助能解決遠距教學大部分的困境。本研究期能幫助未來教師們在遇到如疫情這類特殊情形時能保持正向且開放的心態,並參考本研究結果做出適當的教學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