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1

本系前身為民國35年省立臺灣師範學院4年制體育科,為臺灣第一個專門培育體育師資之科系。民國37年改制為體育學系;民國43年擴充編制,成立體育衛生教育學系,下設體育學組與衛生教育學組,同時培育體育與衛生教育專業人才。民國48年,體育學組回復體育學系名稱,自民國54年起招收學生,並開始接受運動績優學生保送進入本系就讀,提供運動表現優秀選手升學機會。民國59年成立國內第一所體育系碩士班,民國79年首創國內第一所博士班,開始在國內培育體育最高學歷專業人才。

民國90年8月運動與休閒學院成立,下設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現更名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體育學系及新成立的運動競技學系,體育學系自此脫離教育學院。配合本校由師資培育機構轉型為綜合型大學,本系除過去著重師資培育外,也擴展至培養體育運動產業人才、體育運動學術研究人才及體育運動行政管理人才。為呼應國際學術社群之共識,符應學系實際發展現況,並展現學系在跨域整合、多元發展之企圖,本系於民國110年更名為「體育與運動科學系」,保留原有體育師資培育的元素外,加上人文與自然領域之運動科學內涵,接軌目前學系實際發展方向,並有利於學生多元發展。

本系70多年來為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與師資培育奠定紥實且豐厚的人力資源基石,未來發展目標在於藉由教學、研究與服務,達成傳播、擴展與應用身體活動為基礎的知識體系,培育優質體育與運動相關的專業人員與領導人才。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61
  • Item
    運動處方
    (臺中市:華格那。, 2012-02-01) 卓俊辰; 侯建文; 顏克典; 詹美玲等合著
  • Item
    大學生的健康體適能
    (臺北市:華泰文化。, 2001-03-01) 卓俊辰
  • Item
    健康體適能:理論與實務(三版)
    (臺中市:華格那。, 2016-01-01) 卓俊辰總校閱; 方進隆; 蔡秀華; 林晉利; 黃谷臣; 謝錦城; 卓俊辰; 卓俊伶; 劉影梅; 黃永任; 巫錦霖作
  • Item
    運動休閒與健康
    (台北縣蘆洲鄉:空中大學。, 2011-08-01) 卓俊辰; 黃啟煌; 李晶; 張少熙; 陳俊忠
  • Item
    1999國際體育教學研討會報告書
    (台北市:中華體育雜誌社。, 1998-01-01) 卓俊辰
  • Item
    社區身體活動推廣策略與介入模式之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8-09-01) 方進隆; 李若屏; 高鈺彥; 張致瑋; 卓俊辰
  • Item
    自尊融入健康與體育課程之介入成效
    (臺灣護理學會, 2009-12-01) 賴香如; 呂昌明; 卓俊辰; 李碧霞; 周維倫; 溫婉玉
  • Item
    體適能成績納入高中職申請入學特別條件加分之調查研究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0-09-01) 詹正豐; 卓俊辰
    目的:瞭解體適能成績納入高中職申請入學特別條件加分的實施現況,並調查比較不同身份受試者的支持與了解程度。方法:以基北區(臺北市、臺北縣、基隆市)國民中學國九學生、學生家長、教職員爲研究對象,使用問卷調查法及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共取得有效問卷874份及9位訪談者資料,經整理後以次數分配、百分比及卡方考驗進行統計分析,卡方考驗顯著時,以事後比較分析不同受試者間的差異。整理訪談內容與調查結果交叉檢視。結果:一、97學年度基北區約有三分之一的高中職將體適能成績納入申請入學特別條件加分,加分類型計有六類,加分範圍介於1至20分,各校標準不一。二、學生及教職員明顯的較學生家長瞭解體適能成績證明文件的取得方法。三、學生及教職員明顯的較學生家長支持體適能成績納入申請入學的特別條件。結論:體適能成績納入申請入學特別條件加分,已獲得基北區約三分之一高中職學校的支持,並獲得國中學生及教職員較高程度的認知與支持。未來建議應針對基北區其他三分之二高中職未納入體適能加分學校及對學生家長進行有效宣導。
  • Item
    國際身體活動量表臺灣中文版--身體活動強度的中文詞句及代表活動項目的選擇
    (臺灣護理學會, 2008-12-01) 劉影梅; 卓俊辰; 姚開屏; 蔣立琦; 黃鏈華
    為了與世界各國共同剖析活動不足對健康的危害,第一作者已獲授權對國際身體活動量表的台灣中文版進行翻譯及發展使用,開發一套以費力、中等費力活動量為體,以台灣常見身體活動為用的量表。以十二次專家焦點團體討論、六次書面審查、問卷調查、田野調查、認知觀點調查法及二回合雙重獨立翻譯及回翻,建立國人身體活動相關概念、用語及項目的共識;整合國內外相關研究,定義國人常見的活動強度;發展本土適用的量表。本研究結果為vigorous、moclerate及physical activity找到相對、合適的中文詞彙:費力、中等費力、身體活動;將國人常見活動項目正確歸類,放入量表;繼而襲展出國際身體活動量表台灣中文版的自填長版、自填短版、電訪短版。三量表中英文版語言吻合度、意思相似度的內容效度指數為992,994,980及994,992,994;中英文版的內在等級相關係數為945,704,894。運用認知觀點調查法發展出的量表,可正確反應出身體活動量,並擁有文化敏感度。沒有規律運動及高中以下學歷的個案有低估中等費力活動強度的傾向。
  • Item
    透過現職教師建構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之自尊教學指標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0-03-01) 賴香如; 李碧霞; 卓俊辰; 呂昌明; 溫婉玉; 周維倫
    摘要: 國中是自尊發展的重要階段,學校可建構合宜教學指標以利提升學生的自尊。本研究採德懷術(Delphi technique)進行健康與體育領域的自尊教學指標建構。由一項全臺抽樣調查的620名對象中,徵詢到128名願意參與後續研究者,再以信件和電話邀請,最後有38名現職教師參加和完成三回合問卷填寫。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自尊教學指標包括學生、教師和學校三層面一百零六項。二、學生層面教學指標有四十二項,依安全感、自我感、歸屬感、使命感和能力感等自尊五要素來建構。三、教師層面教學指標包括課室經營四十四項、教學方法十一項和教學評量三項;其中課室經營也依自尊五要素建構。四、學校層面六項教學指標乃針對學校行政措施來發展。本研究建議國中教師可參照教學指標來設計自尊教材與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