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作品研究與指揮詮釋
dc.contributor | 許瀞心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林冠斈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6T00:58:51Z | |
dc.date.available | 2016-7-19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6T00:58:51Z | |
dc.date.issued | 2011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被尊稱為「樂聖」的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在作品中不斷呈現其生命的韌性,其作品大略分為三個時期,《第二號交響曲》屬於第一期作品,也是創作生涯的重要呈現,不僅作曲手法風格建立在海頓、莫札特的古典風格,再加上有創新突破的作曲手法,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對作品的理解有助於更深入認識貝多芬交響曲之風格,這是筆者對此作品研究的原因。 研究範圍包含貝多芬生平事蹟與各個時期的創作風格,並論及其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包含啟蒙運動、康德哲學、法國大革命、狂飆運動和浪漫主義等。從文獻資料去了解貝多芬對第二號交響曲的創作背景和當時的身心狀態,期望有助於音樂的詮釋。第四章及第五章是按樂章順序,從微觀的角度對樂曲架構作分析與詮釋,並以巨觀的角度研究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探討其承先啟後的角色及重要性。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音樂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096613106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096613106%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8407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貝多芬 | zh_TW |
dc.subject | 第二號交響曲 | zh_TW |
dc.subject | 指揮詮釋 | zh_TW |
dc.title | 貝多芬《第二號交響曲》作品研究與指揮詮釋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