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A大調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K.219》 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dc.contributor | 王逸超 | zh_TW |
dc.contributor.author | 曾佩琳 | zh_TW |
dc.date.accessioned | 2019-09-06T01:02:01Z | |
dc.date.available | 2018-6-26 | |
dc.date.available | 2019-09-06T01:02:01Z | |
dc.date.issued | 2013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 為大家所熟知的音樂家之一。在西洋音樂史上,莫札特被稱為「音樂神童」,在他短短的三十五年壽命中,留給世人六百多首的作品。其作品的種類有奏鳴曲、協奏曲、室內樂曲、交響曲及歌劇等,實已總括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他所作的音樂旋律優美、結構均衡,表現出音樂的精鍊與美感。 提到莫札特,大家腦海中首先浮現的常是他的鋼琴作品及歌劇作品,但在筆者學習小提琴的過程中,莫札特的小提琴作品總是常常出現,無論考試、比賽、或是音樂會,莫札特的小提琴曲就像是大家的必備曲目,莫札特的作品如此的有魅力,使得筆者想要深入的認識它、了解它。 莫札特的小提琴作品包含了協奏曲及奏鳴曲,在1773年及1775年,十多歲的莫札特連續寫了五闕小提琴協奏曲 ( K207 , K211 , K216 , K218 , K219 ) ,這五首風格明朗快活的作品可以說是當時宮廷音樂品味的反映,莫札特在明快的曲風中,也巧妙的融入個人風格,讓人輕易地便沉浸於其豐富的美感中。在反覆聆賞後,筆者選擇了第五號協奏曲來做為此次研究的主題,希望藉由樂曲的分析以來更深入了解這位舉世聞名的音樂神童。 | zh_TW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音樂學系 | zh_TW |
dc.identifier | GN0099903127 | |
dc.identifier.uri | 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N0099903127%22.&%22.id.&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108477 | |
dc.language | 中文 | |
dc.subject | 莫札特 | zh_TW |
dc.subject | 小提琴 | zh_TW |
dc.subject | 協奏曲 | zh_TW |
dc.title | 莫札特《A大調第五號小提琴協奏曲K.219》 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 | zh_TW |
Files
Original bundle
1 - 1 of 1
No Thumbnail Available
- Name:
- n009990312701.pdf
- Size:
- 5.25 MB
- Format:
-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