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小劇輔助詞義教學
| dc.contributor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暨研究所 | zh_tw |
| dc.contributor.author | 朱我芯 | zh_tw |
| dc.date.accessioned | 2014-10-30T09:27:49Z | |
| dc.date.available | 2014-10-30T09:27:49Z | |
| dc.date.issued | 2007-12-02 | zh_TW |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詞彙教學是第二語言教學一切課堂活動的基礎,學生對詞彙意義認識的多寡也是第二語言學習成就的關鍵。對外華語教學的現有研究中,有關詞義類型與詞彙解釋方式的研究已多,而對於詞義教學形式的開發則少。本文提出以幽默小劇(skit)的形式,輔助傳統詞義教學,變化課室氣氛。生詞幽默小劇是以簡單兩、三位角色之間的口語對話,模擬實際的語言交際情境,對目標詞彙進行:定義描述、實物或圖片展示、動作或表情輔助、同義詞或反義詞比較、搭配詞語或上下文示範、項目列舉、原因說明等解釋行為;並利用人性愛聽故事的心理,使學生在對情節發展的高度期待中,專注聆聽,並在結局反轉的幽默中,回味咀嚼。藉此生詞小劇的觀賞,可使學生在故事性的生活對話中,強化對詞義的理解,深化對生詞的記憶,並掌握詞彙的正確語用。攝製完成的生詞幽默小劇可做為教學影片,在課堂中當教師對某一生詞簡要解釋之後播放,亦可安置於校園網路中供學生不受時空限制地進行課後復習。此外,也可由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練習撰寫生詞小劇劇本,經教師審核語言形式無誤後,於課堂中分組演出,訓練學生以正確而清晰的發音,達成與觀眾有效溝通的學習目標,則此生詞小劇可成為絕佳的「計畫性的語言輸出」(managed output) 練習,而避免如Hammerly(1985, 1991)所擔心的二語學習者因過早自由會話練習而形成的錯誤發音與語法習慣。 | zh_tw |
| dc.description.uri | web.nchu.edu.tw/pweb/users/chuwohsin/lesson/5196.doc | zh_TW |
| dc.identifier | ntnulib_tp_H0405_02_001 | zh_TW |
| dc.identifier.uri | 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31726 | |
| dc.language | chi | zh_TW |
| dc.relation | 新加坡華文教學總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教學研究所主辦。第三屆華文教學國際論壇論文集(頁82-87),臺灣臺北。 | zh_tw |
| dc.subject.other | 詞彙教學 | zh_tw |
| dc.subject.other | 生詞解釋 | zh_tw |
| dc.subject.other | 幽默小劇 | zh_tw |
| dc.subject.other | 情境教學 | zh_tw |
| dc.subject.other | 趣味學習 | zh_tw |
| dc.title | 幽默小劇輔助詞義教學 | zh_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