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教育的台灣本土化:析論當前高中國文教材中台文作品的編選及台灣文學師資之培育

dc.contributor林玉体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陳銘凱zh_TW
dc.date.accessioned2019-08-28T08:25:31Z
dc.date.available2005-10-01
dc.date.available2019-08-28T08:25:31Z
dc.date.issued2005
dc.description.abstract摘要 本論文旨在檢視文學教育的台灣本土化歷程與成果。過去,因時代背景的影響,致使文學教育的本質不彰,忽略以文學涵養人生的意義。而文學教育的實施又只賴國文教科書的引介,復以「教育政治化」的政策,導致文學成為政治的附庸;不僅相去文學的本質甚遠,而且造成學生錯誤的國家認同。 而隨著台灣「政治民主化」的歷程,台灣意識逐漸的高漲,台灣一詞不再是不可提及之禁忌 ; 而反映於文學上,則有了「台灣文學主體性」的追尋與建構。回顧歷史,台灣文學ㄧ直以來便是傳承一套本土化論述的香火,從日治時期至今延續不斷。是以,台灣文學主體性的探討不僅承認臺灣文學具備獨立自主的地位,更是收回臺灣文學本身的發言與詮釋權。 而在文學教育上,隨著教育本土化政策的執行,教科書已經開放給民間編輯,對於臺灣文學作品的編選更有發揮的空間。但檢視目前七家高中國文教科書的內容,本研究發現臺灣文學作品相對於中國文學仍然顯得相當不足,而原因除了受限於舊國文課程綱要之影響外,編輯成員抱持中國文學獨尊之心態亦是台灣文學作品受到擠壓之因素。因此,期待95年新課程綱要的實施,重新編輯教科書以落實文學教育本土化,俾使「國」文名實相符。 而在台灣文學師資之培育上,教育部已經批准了三所台灣文學系與八所的台灣文學研究所,雖是遲來的正義,但仍顯的不足,無法和廣大的中國文學系所相抗衡。因此,本研究呼籲政府應該廣設台灣文學相關系所,並主張中文系所應有所改革,以回歸文學的本位,共同培養培養俱備臺灣文學專業知識之準教師人員。zh_TW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教育學系zh_TW
dc.identifierG0069000021
dc.identifier.uri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stdcdr&s=id=%22G0069000021%22.&%22.id.&
dc.identifier.urihttp://rportal.lib.ntnu.edu.tw:80/handle/20.500.12235/89437
dc.language中文
dc.subject文學教育zh_TW
dc.subject教育本土化zh_TW
dc.subject高中國文教科書zh_TW
dc.subject台文系所zh_TW
dc.title文學教育的台灣本土化:析論當前高中國文教材中台文作品的編選及台灣文學師資之培育zh_TW

Files

Original bundle

Now showing 1 - 5 of 7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002101.pdf
Size:
53.64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002102.pdf
Size:
79.59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002103.pdf
Size:
167.73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002104.pdf
Size:
88.99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No Thumbnail Available
Name:
002105.pdf
Size:
17.23 KB
Format:
Adobe Portable Document Format

Coll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