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ository logo
Communities & Collections
All of DSpace
  • English
  • العربية
  • বাংলা
  • Català
  • Čeština
  • Deutsch
  • Ελληνικά
  • Español
  • Suomi
  • Français
  • Gàidhlig
  • हिंदी
  • Magyar
  • Italiano
  • Қазақ
  • Latviešu
  • Nederlands
  • Polski
  • Português
  • Português do Brasil
  • Srpski (lat)
  • Српски
  • Svenska
  • Türkçe
  • Yкраї́нська
  • Tiếng Việt
Log In
New user? Click here to register.Have you forgotten your password?
  1. Home
  2. Browse by Author

Browsing by Author "邱珮雯"

Filter results by typing the first few letter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共學關係對學習歷程中記憶互助行為的影響
    (2021) 邱珮雯; Chiu, Pei-Wen
    「共同學習」能提升學習效益,其導因於心理上的彼此支持與互動,並提升學習者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學習情境中,認知歷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過去研究中發現共同學習時能提升記憶互助行為,且心理距離愈近,互助行為會愈明顯。然而,其心理距離的操弄仍停留在物理距離的層次,本研究旨在更進一步探究團體中親疏關係不同、對任務目標的認知如何調節記憶互助行為。本研究有兩個實驗:實驗一為複製記憶互助現象的經典實驗,以檢驗記憶互助現象的穩定度,結果發現當自己與他人的心理距離較遠時,自己不會去注意他人負責的任務,但是當自己與他人的心理距離縮短、他人就在自己身旁時,自己會不自覺地注意且記憶對方的任務,也不會降低對自己任務的記憶量。實驗二進一步加上操弄參與者間的關係親密程度來改變其心理距離,以檢驗心理距離對記憶互助行為的調節效果,其結果為:無論學習情境為單獨或共同,兩人關係親密度為低度時,回憶自己負責類別的數量最高,高於回憶他人類別,再高於回憶無人類別,而在共同學習情境中、對方就在自己身旁,且提升兩人的關係親密度為中度時,回憶他人類別的平均數量會明顯增加,再提升兩人的關係親密度為高度時,可以發現,回憶他人類別的平均數量大幅增加至與回憶自己類別的平均數量相同。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足球遺產作為文創運動觀光:以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為例
    (2015) 邱珮雯; Chiu, Pei-Wen
    在現代消費社會中,足球遺產已經被形塑為一種高度規劃後的消費模式。透過運動觀光,觀光客親身參與觀看(spectating)、崇敬(venerating)足球遺產,重新詮釋屬於他們的運動記憶(sporting memory)。在運動觀光中,參觀足球遺產,並不是一個全新的現象,但在運動觀光中和球場觀光有關之研究往往卻忽視了再現政治(representation politics)和記憶政治(memory politics) 在景點製造(destination making)中發揮的影響力。 利物浦足球俱樂部(Liverpool Football Club)遺產,包括:球場觀光、球隊博物館、紀念碑,在一個生產建構的框架(produced framework)中伴隨著參觀者、導覽和球場的演出(performance)和中介(mediation) 成為一個再造的(re-invented)足球遺產觀光產品,使得運動記憶成為一種人們購買的運動商品。因此,球隊歷史經由運動商品化的過程,將歷史包裝過後再現(representation),到頭來只有淨化(cleansed) 後的歷史記憶得以傳唱下去。 針對利物浦足球俱樂部相關遺產及其相關之運動記憶建構(sporting memory construction),筆者透過田野調查、質性訪談以及文獻分析進行資料收集及分析參照,本研究旨在探討足球遺產如何在運動觀光的脈絡下,成為運動記憶和家庭記憶構連上一個重要的媒介(mediator)及平台。除此之外,本研究也深入詮釋此特定類型的足球遺產觀光,論述參觀者和導覽有意識地將自己變為演出者以便重現及延續討喜的大眾記憶(popular memory)。 筆者以利物浦足球俱樂部做為個案研究,試圖對足球遺產觀光,以及運動記憶和文化創意的結合樣貌,提出一個更脈絡化的分析方式與批判詮釋。
  • No Thumbnail Available
    Item
    高中生抗拒型態之研究
    (2008) 邱珮雯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高中生抗拒行為之型態及其抗拒來源,並試著瞭解不同階級、性別群體的抗拒來源及其型態是否具有共同趨勢或差異。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選取ㄧ所位於中產階級與勞動階級混雜學區之高中,從中挑選一個高一的班級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觀察和訪談及文件分析。主要的研究發現如下: 一、高中生的抗拒來源主要在於對教育體制的反抗、對無趣生活的抗議、對限制 自由的反彈、對差別待遇的抗議、對課程內容的反抗、對教師教學的抗議以及對教師個人的不滿。 二、學生抗拒的來源導因於社會上升學主義高漲,抗拒來源越多的學生,反應越激烈。反之,抗拒來源較少者,反應較輕微。 三、女生對限制自由的因素產生較為顯著的抗拒行為,而男生則針對無趣生活產生抗拒。 四、抗拒升學體制的學生都以較激烈的方式進行抗拒。 五、高中生所呈現的抗拒型態可分為五種類型,包括偏激反叛型、見機行事型、逃避放棄型、遊戲玩樂型以及屈服順從型。 六、中上階級與勞工階級學生在抗拒型態上都有偏激反叛型與遊戲玩樂型,見機行事型與逃避放棄型只出現在中上階級,屈服順從型只出現在勞工階級。 七、成績的好壞會影響學生的抗拒型態及其抗拒來源。 八、背景相同的學生之產生不同抗拒型態,主要和抗拒的來源、學生對自己的期許、家庭的管教和價值觀有關。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25 LYRASIS

  • Privacy policy
  • End User Agreement
  • Se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