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20 of 323
  • Item
    投資人情緒與關注度對於資訊性與非資訊性從眾行為之影響
    (2023) 陳冠霖; Chen, Guann-Lin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股票市場中的市場從眾行為,並分析投資人情緒和投資人關注度是否會對資訊性和非資訊性市場從眾行為造成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台灣股票市場存在市場從眾行為,但並非嚴重,表示市場具有一定的效率性。非資訊性因素對市場從眾行為具有顯著影響,而資訊性因素則無顯著影響,顯示投資者的市場從眾行為主要是非資訊性的不理性行為。此外,投資者的情緒和關注度對市場從眾行為有顯著影響,投資者情緒會促進市場從眾行為,投資者關注度的增加則會導致嚴重的從眾行為。穩健性測試進一步驗證了這些結論的可靠性。總結而言,本研究提供了實證支持,證明了台灣股票市場存在市場從眾行為,且該行為受到非資訊性因素、投資者情緒和關注度的影響。這些結果對投資者和決策者在股票市場中的行為和策略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 Item
    雙重促發物如何影響消費者態度轉變
    (2023) 李昱臻; LI, Yu-Chen
    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購買決策時,常會受到周邊與目標產品沒有直接相關的其他因素所影響,因此在沒有察覺時受到廠商的操弄,改變自己的決策與態度。而廠商則需要在當今這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透過巧妙的行銷手法,讓消費者對自家品牌增加正面的態度。因此本論文以解釋範圍重疊模型(Chien, 2010)與相互假設理論(Hsiao, 2002)做延伸,來研究在消費者不知情時,雙重促發物會和目標物會產生何種促發效果,以及會如何影響消費者的態度和評價轉變。此外由於過去有許多研究者探討過相關的議題,因此本研究會從樣本數量、衡量面向、促發物的性質以及衡量標準等呈現方式,與過去研究做出區別,觀察在經過操弄調整後,是否可以找到創新的發現。
  • Item
    探討自我-他人親密程度對科技接受模型之調節效果
    (2023) 林恩如; Lin, En-Ju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擴增實境(AR)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特別關注自我與他人之間的親密程度對於再次使用意願的影響。研究結合了科技接受模型(TAM)與自我-他人親密程度作為調節變數,透過兩個實驗場景來探討不同親密程度的他人在影響自身使用AR技術的意願方面所造成的差異。在實驗一和實驗二中,本研究選用AR虛擬試穿作為研究場景,以探討不同情境下的消費者行為。實驗一著重於探討自己幫助不同親密程度的人做決定時,自己對AR再次使用意願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不同親密程度的人確實會影響自己幫助他人做決定時對AR的再次使用意願。而在實驗二中則探討了聽取不同親密程度的人的意見時對AR再次使用意願的影響。結果發現,不同親密程度的人同樣會影響自己聽取他人意見時對AR的再次使用意願。
  • Item
    運動品牌APP的消費者體驗對其品牌依附之研究:以自我決定理論作為中介機制
    (2023) 蕭郁甄; Hsiao, Yu-Zhen
    消費者的需求隨著時代與大環境的變化漸漸產生改變,從過去的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服務經濟,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是重視體驗經濟的時代,同時科技快速的進步以及普遍使用於大家的生活之中,在加上受從2019年年底開始爆發漸漸席捲全世界的COVID-19影響,全球消費者的需求以及行為也走向不同的趨勢。根據Business of Apps所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在健康與運動類別的應用程式下載使用量急速成長,各家運動品牌也推出了自家的運動APP,讓使用者能夠隨時隨地運動鍛鍊,並增加使用者的運動動機。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了解運動品牌APP提供給使用者的體驗價值與自我決定理論中心理需求這兩個面向,是否能延伸至其品牌,並提高使用者對品牌的品牌依附。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情感價值對自主感會產生正向影響;認知價值與行動價值對勝任感會產生正向影響;情感價值與社交價值對連結感會產生正向影響,且自主感、勝任感以及連結感對品牌依附有正向影響。
  • Item
    線上學習平臺之價值提供、使用者參與暨續用意願之研究
    (2023) 余智敏; Yu, Zhi-Min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線上學習行業的關注度也不斷提高。線上學習平臺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低回報率是其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本研究以線上學習平臺的功能與特色為基礎,構建了使用者持續使用意願的影響因素。根據線上學習平臺使用者的認知型參與和情感型參與,構建線上學習平臺使用者繼續使用該平臺意願之模型,並探討模型中各變數之間的關係。分析結果顯示,本研究具備良好的信效度,且依據結構方程式模型分析結果,本研究提出的八個研究假設中,多數假設結果皆為支持。反映線上平臺之價值提供確實可以透過內容有用性正向影響認知型參與、以及內容個人化、遊戲化元素、互動性正向影響情感型參與,同時情感型參與正向影響認知型參與,進而由使用者的認知型參與和情感型參與提升使用者的續用意願。
  • Item
    藝術體驗對消費行為的影響
    (2023) 莊俽蘋; Chuang, Xin-Ping
    視覺藝術在我們的生活是重要的存在,無論是情感還是行為都可能被影響。然而,過去幾乎沒有關於藝術體驗對慈善捐款與永續產品影響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福祉為核心,探討藝術體驗對慈善捐款以及永續產品的廣告態度、產品態度與購買意願最終的影響。研究採用實驗設計,以實體的形式進行現場實驗觸發與資料蒐集,並且分別進行兩項實驗。在實驗一中,我們發現正面情感與療癒效果會在藝術體驗與慈善捐款的產品態度之間產生完全中介,但在藝術體驗與慈善捐款的廣告態度與捐款意願之間是產生競比中介,且藝術體驗無法正向的直接影響慈善捐款;在實驗二中,我們也發現提升與有意義的情感會在藝術體驗與永續產品的廣告態度之間產生完全中介,但在藝術體驗與永續產品的購買意願之間是產生競比中介,且藝術體驗無法直接影響永續產品。此外,我們更進一步發現,在永續產品的購買意願,藝術傾向高的消費者會大於藝術傾向低的消費者。
  • Item
    疫情恐慌下中美基金經理人處分效果
    (2023) 李佳恩; Lee, Chia-En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疫情與非疫情期間、台灣與美國基金經理人處分效果之不同。過去文獻關於同一國別之基金經理人面對不同市場(非效率與效率)之處分效果、及不同國別之基金經理人面對相同市場之處分效果較為從缺,本研究創新之處是直接訪問資深基金主管,以實際管理經驗形成假說,並以 Odean(1998)之方法計算。研究結果發現,兩國基金經理人投資國內,不論是否為疫情期間,皆不存在顯著的處分效果,反而是反向顯著;然而台灣基金經理人在疫情恐慌期間投資美國市場卻有顯著的處分效果。本研究也依據訪談後形成之假說,探討基金規模和基金風格結果是否不同,研究結果發現,基金規模不會對處分效果造成差異,但基金風格不同在處分效果上有顯著差異。
  • Item
    企業數位轉型困難之初探以零售服務業為例
    (2023) 克羅伊; Reullier, Chloe
    這篇論文探討了頂層管理的概念性質以及在進行數位轉型的組織中,頂層管理與較低層級之間的差距存在。實施數位轉型策略需要共同理解現象及扎實的理論基礎。儘管有許多關於企業頂層管理者角色的研究,但較少關注受這些決策影響最大的較低層級員工。少數研究承認員工的角色時,主要著重於他們對數位轉型的準備和能力,忽略了他們的情緒狀態和與客戶的互動。本研究確定了溝通困難和理解不足作為重要問題,強調了阻礙全面決策和員工滿意度的五個關鍵問題。研究結果凸顯了在推動成功的數位轉型中,考慮頂層管理者和較低層級員工的能力和觀點的重要性。研究結論指出,組織應該致力於全面合作,涵蓋組織的各個層級,以確保順利過渡和不同層級之間更好的協調。解決確定的挑戰將有助於增強溝通、促進共同理解,並在數位轉型項目中彌合頂層管理和較低層級員工之間的差距。
  • Item
    投資人情緒對比特幣市場流動性與價格崩盤風險的影響
    (2023) 林啟志; Lin, Qi-Zhi
    本研究探討了投資人情緒對比特幣市場的崩盤風險和流動性的影響,並構建了新的投資人情緒衡量指標。研究結果顯示,在高分位數上,投資人情緒對比特幣市場的崩盤風險呈現正向影響。這可能是因為積極情緒使得投資者對比特幣價格過度樂觀,導致投資行為不理性,推高價格到不合理水準。此過程中,流動性並非主要影響因素。在低分位數上,投資人情緒對比特幣價格崩盤風險呈現負向影響。低落的情緒增加了投資者的擔憂、恐慌和悲觀情緒,導致比特幣價格下跌風險加劇。這時市場流動性扮演了中介角色,因為投資者可能更傾向於拋售比特幣以減少風險,進而導致流動性減少。本研究結果對於理解比特幣市場的價格波動機制以及投資者行為有重要的學術和實踐意義,也為相關市場參與者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 Item
    台灣移民政策對於香港移民潮的影響
    (2023) 邱嘉鋮; YAU, KA SHING
    香港自2019年發生反修例政治運動至2022年年底,大約有20萬至30萬名香港人移出香港。初期大部份香港居民都傾向移民到台灣,令到台灣發放的居留證數目從2019年的5,858張上升至2021年的11,173張。但隨着不同國家陸續宣布了不同便利香港居民的移民的方案,包括:英國、加拿大及澳洲等,移往台灣的人數有回落的情況。同時台灣政府曾多次在移民政策或規則上進行修訂,當中的修訂大多偏向收緊現有的政策,令不少有意來臺灣居留人士有所卻步,已移居台灣但未合資格領取台灣身份證的香港居民也產生打算「二次移民」到其他西方國家的念頭。本研究的主要探討目的包括了解香港移民潮對台灣人口結構的影響、探討台灣緊縮移民政策對香港居民移入數目的影響、了解香港居民對台灣移民政策的意見、分析香港居民的移民目的地的趨勢改變和探討從其他國家的便捷移民方案中可借鏡的地方。為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論文將採用文獻分析法、比較法、歸納法及差異中的差異法進行研究。 除了分析台灣方面的移民情況,當中會包括香港居民移入台灣的狀況、香港居民來台灣居留及定居的辦法、近年台灣的緊縮移民政策及了解受政策影響人士的意見。同時也會探討其他國家的移民情況,當中包括英國、加拿大及澳洲的便捷移民方案,在這些方案中有關香港居民流入的統計數據,以及比較台灣及其他國家在政策上的不同之處。另外,也會透過迴歸分析結果以實證台灣緊縮政策對香港居民移入數目有顯著負相關。在本研究結尾部份將會試圖為台灣移民政策作出一些建議。
  • Item
    探討社會企業行銷 — 敘事法、口碑與消費者行為
    (2023) 方文椿; Pang, Moonchun
    這篇研究論文的動機來自於各國社會企業在執行行銷時,時常面臨的窘境。許多社會企業雖然努力嘗試解決各種社會企業問題,但仍然遇到他們難以避免的挑戰,以下舉例說明:所謂企業面臨的問題涵蓋,企業穩固雙重目標(公司營利及社會問題)、 專業行銷人員及掌握財務限制。面臨這些問題,使社會企業難以有效地展現他們獨特價值,甚至增加與目標客群交流的困難度。為了強化此問題,社會企業行銷負責人及經營人可透過本研究提高社會企業之洞察力並有效執行行銷策略及增進公司成長。本研究最主要的重點之一是針對敘事法行銷的探究。每家社會企業都有獨特的故事. 透過這些故事進行內容行銷(contents marketing)能提高顧客們的參與度。因此,本研究深入探討了敘事法的可信度,包括故事與產品的相關性、故事的真實性以及清晰度。清晰度泛指故事的難易度及清晰度。此外,本研究結合普遍行銷層面的變數,包括來自計畫行為理論的因素(如態度和主觀規範)即決定消費者行為的因素(包括察覺社會新鮮價值和察覺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度)。本研究顯示,可信度明確及密切影響察覺社會新鮮價值和察覺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度。此外,察覺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度與社會品牌的態度呈現關聯。主觀規範與察覺社會新鮮價值有正向關係,而主觀規範和對社會品牌的態度明確地影響口碑行銷。這些發現強調敘事法的必要性,並凸顯其在塑造社會企業行銷中消費者態度和行為中的關鍵作用。
  • Item
    探究學生健康狀況和數位網路設備對PISA分數的影響:22個國家比較研究
    (2023) 莊庭鎮; Chuang, Ting-Zhen
    過去已有相當多關於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the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的研究,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學生健康議題的關注,本研究主要探討學生健康狀況和數位網路設備對PISA分數的影響。研究方法採用最小平方法(Ordinary-Least-Squares, OLS)之迴歸模型,主要研究解釋變數學生健康狀況及網路設備的使用,另外也包含家庭背景(如:父母教育程度、家戶所得)、家庭資源(如:教育資源、教育經費支出)與自我父母期望等變數。為了讓研究更加完善,採用2009年、2012年、2015年及2018年的PISA資料,擴及22個國家,期望研究結果更全面。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健康狀況對PISA成績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學生健康保持良好,確實有助於學業成績的表現,另外在數位網路設備使用上,學生擁有越多元的數位網路設備,在學習利用上更有效率,有助於PISA成績的表現,呈現顯著的正向影響,然而在網路網頁瀏覽的變數,卻與PISA成績呈反向影響,可見網路使用是需要更妥善的管理與運用,才能發揮正向的影響力。最後,22國家區域的比較分析中,發現東南亞國家在PISA分數表現上,相對於落後其他地區,尤其以東亞及北歐國家的PISA分數表現最佳,而其中東亞地區國家再深入探討,發現新加坡、中國的分數特別突出,值得我國台灣教育決策者借鏡,以及師生一起共同努力。
  • Item
    與產品低相關的代言人如何影響高涉入消費者的產品態度
    (2023) 唐曦怡; KHAN HEI YI
    消費者行為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學者探討的議題,特別是針對消費者對產品或品牌的態度會受到不同外在的因素影響。在眾多相關理論和模型中,Petty and Cacioppo提出的推敲可能性模型最為廣泛應用,指出代言人對於低涉入消費者,是一個很有效的線索去影響消費者對產品的態度。再加上來源可信度模型等等的研究,顯示可信度與專業知識在測試代言人效果方面均很重要。普遍來說,當代言人與其代言產品屬性越相似,代言人的影響力便能夠發揮。反之,關於代言人代言非專業領域產品在消費者高涉入情況的研究並不多。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與代言產品相關性低的代言人表現是否會影響消費者對該代言產品的態度。再以代言人的專業能力,產品種類和代言人的熟悉度為干擾變數測試對上述主效果之影響。
  • Item
    碳排放對裁決性盈餘管理影響之探究
    (2023) 胡中華; HO TRUNG HOA
    鑑於中國政府努力建立永續環境,本文以2017年至2021年281家中國企業為樣本,檢視碳排放對裁決性盈餘管理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中國企業碳排放程度與裁決性盈餘管理存在顯著正向關聯性。當企業碳排放量較高,裁決性盈餘管理的程度會較低。實證結果亦顯示,碳排放與裁決性盈餘管理之關聯性因企業是否為國有企業而有所不同。然而,碳排放與裁決性盈餘管理關聯性並未因企業總部所在地而有所差異。敏感性分析顯示,高碳排放企業會減少實質盈餘管理程度。實證結果亦顯示,碳排放與實質盈餘管理關聯性會因企業是否為國有企業而有所差異。企業總部的所在地不會影響碳排放與實質盈餘管理之關聯性。
  • Item
    LINE社群電商團購行為分析-群體感的影響力
    (2023) 吳梓慰; Ng, Chi-Wai
    隨著社群電商(Social Commerce)的蓬勃發展,基於即時通訊軟件(Instant Messaging)的社群電商開始嶄露頭角。現今,消費者可以透過LINE、微信等即時通訊軟件直接向商家下單,而商家也能在這些平台上直接與消費者溝通,營造一個讓消費者互動的環境。本研究旨在探討參與LINE群組電商的消費者,對於群組管理品質和群體感的感受與購買意願之間的關聯。此外,本研究也將重點探討群組的群體感對購買意願的影響,例如顧客公民行為是否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以及商家在群組中與顧客的互動關係。同時,本研究也將提出關於社群管理和群組氛圍控制的建議。本研究的實驗對象為曾參與LINE群組電商的消費者。LINE群組電商群組的定義為在LINE通訊軟體上促進商品買賣的群組,其中除了群主,還有其他消費者在同一個聊天室中進行交流。例如一些團購和代購的群組,或是由品牌創建的與消費者互動的群組。群組的擁有者可以是商家或個人。研究方法採用網路問卷,通過收集的資料進行資料分析,以提供社群電商賣家有效的行銷手法。研究結果顯示,綜合受試者對LINE群組電商的整體感受,證實群體感對消費者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實證分析顯示,消費者對於群組的態度會受到LINE社群的成員互動和相似性的影響。總體而言,在LINE社群電商中,群組的管理品質和群體感對於購買意願均有影響,而群體感的影響較為顯著。
  • Item
    個人品牌塑造:YouTuber 影片風格對創作者個人品牌塑造影響
    (2023) 傅念族; Fu, Nian Zu
    隨著網際網路的成熟發展,創作各式各樣的內容讓大眾看見已不是難事。創作者如何讓自己的作品在大量的內容裡面脫穎而出,使自己與其他人展現差異化,這樣個人品牌塑造概念在近日逐漸被大眾重視。已有學者針對個人品牌的塑造與管理策略進行研究,內容多是如何透過社交媒體來提升影響力,而社交媒體平台多為 Facebook 和 Instagram。因此本研究將針對較少人研究,但有許多創作者發表內容性創作的 YouTube平台進行近一步探討,並且以尚未被研究的嘲諷(Sarcasm)類型影片創作者 (YouTuber) 為探討對象。透過網路便利抽樣搜集樣本,再經過探索性因素分析以及 PLS 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觀眾在觀看完嘲諷型影片,將產生心流、情緒借位以及認同感的情感反應。在這一連串的情感反應之後,觀眾將對該 YouTuber 個人品牌產生情感聯繫,並可能有向他人推薦、分享該 YouTuber 的頻道。
  • Item
    參考國效應對產品態度的影響
    (2023) 林佳穎; Lin, Chia-Ying
    隨著網路科技的迅速發展,網路已成為人們獲取資訊的重要來源之一,消費者在進行購買前會先上網搜尋產品評價,品牌也越來越多地通過口碑行銷進行宣傳,因此產生了「參考國效應」,也就是將他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作為個體消費行為的參考框架。故本研究旨在驗證國際行銷中參考國效應的存在,以及探討是否消費者的內在心理因素會影響此效應的效果,以提供企業更有效的國際行銷策略。本研究採用準實驗法,在控制產品來源國下,驗證是否存在參考國效應,以及探討消費者的自尊程度和參考國的心理距離對參考國效應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參考國的整體國家形象對產品態度具有正向影響,當參考國的整體形象越高,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態度越正向。而消費者的自尊程度在參考國效應的框架下,並未對產品態度產生顯著影響。此外,消費者對參考國的心理距離也會影響參考國整體國家形象對產品態度的影響,心理距離越遠會削弱參考國效應,心理距離越近則會增強此效應。
  • Item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恐懼情緒與股市流動性之探討
    (2023) 胡芯瑜; Hu, Hsin-Yu
    本研究主要探討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投資人的恐懼情緒對台灣股票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同時我們還探究利用全球性的情緒指標相較於本地的情緒指標是否更能顯著影響本地股票市場的流動性。我們參考 Salisu and Akanni (2020)所提出的 COVID-19 全球恐懼指數 (Global Fear Index),利用 COVID-19 相關資料建構指數以衡量投資人情緒,並以Amihud 非流動性指標及周轉率作為股票市場流動性的代理變數,實證結果顯示在疫情期間,投資人的恐懼情緒對股票市場流動性會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且全球性的情緒指標比起本地的情緒指標會有更顯著的影響。
  • Item
    代言產品專業度及代言產品類別多元度如何影響專家代言人與藝人代言人對產品態度偏誤修正量-以電競領域專家代言人為例
    (2023) 范珈禎; Fan, Chia-Chen
    本研究欲探討專家代言人和藝人代言人如何受代言產品專業度及代言產品類別多元度影響消費者對產品態度的偏誤修正程度,了解專家代言人與藝人代言人在同時代言多項產品時,消費者是否會認為代言人的可信度降低,並且是否能夠成功地辨識出可能存在的偏誤,並在對產品、品牌或代言人的評價時進行修正。本研究所謂的「代言產品專業度」是指代言人對所代言的產品或服務的專業知識和了解程度,研究中欲探討的代言人類型包括專家代言人或藝人代言人;而「代言產品類別多元度」指的是代言人代言產品的種類涵蓋範圍,其中包含該專家的專業領域以及跨足其他非專業領域代言產品的情況。本研究將進行前測與主實驗,於前測中選出專家代言人和藝人代言人各一,兩者僅在專業知識程度上有所區別,其他因素相同。在主實驗中,將代言性質分為專家的專業領域和非專業跨領域代言,並將受測者操弄為高涉入程度,讓他們閱讀單一和多項代言廣告,然後評估代言人和產品的態度。最後,將研究應用於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十種情況中,以驗證相關假設。研究結果顯示假設H1不成立,即高涉入程度的受測者對於AceSports電競鍵盤產品態度平均分數與代言人喜愛程度之間有顯著相關;假設H2a-1成立,即專家代言人在專家專業領域不管進行單一或多項代言,兩者平均值無顯著差異,亦即不會產生偏誤修正;假設H2a-2不成立,即藝人代言人在專家專業領域不管進行單一或多項代言,兩者平均值無顯著差異,亦即不會產生偏誤修正;假設H2b部分成立,同樣於非專業跨領域進行多項代言,專家代言人會使高涉入受測者產生偏誤修正,而藝人代言人不會;假設H3成立,根據H2b的結果得出在非專業跨領域進行多項代言時,只有專家代言人會使高涉入受測者產生偏誤修正,而藝人代言人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