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20 of 243
  • Item
    論臺灣民間音樂〈百家春〉之多元樣貌-以陳中申中胡協奏曲《百家春》為例
    (2023) 張欣渝; Chang, Hsin-Yu
    臺灣民間音樂中的〈百家春〉,不止歸屬於單一樂種中,根據筆者的資料搜集,於 北管、南管、客家八音以及十三音中皆看過〈百家春〉這個詞,且在不同樂種中〈百家 春〉之間的關係和演變過程,似乎有著密不可分的現象。或許也是因為這個現象,促使 許多臺灣作曲家使用民間傳統音樂素材—〈百家春〉,作為創作樂曲的發想與動機。以〈百家春〉為樂曲創作素材的作曲家,如:郭芝苑於 1954 年改編的混聲四部合 唱曲《百家春》、許常惠於 1981 年創作的作品三十六號:鋼琴與國樂團之協奏曲《百 家春》、陳中申於 1987 年創作的中胡協奏曲《百家春》以及黃振南於 1995 年創作的聲 樂協奏曲《百家春》中,都曾使用〈百家春〉作為樂曲的創作動機。本文將透過文獻彙整,分析民間音樂中不同樂種〈百家春〉之間的關聯,並搜集以 其為樂曲素材的作品,分別以郭芝苑、許常惠、陳中申以及黃振南等人之《百家春》為 例,透過文獻整理與樂曲分析的方法,研究四位作曲家的創作理念,探討〈百家春〉之 演變。其中將以陳中申所創作之中胡協奏曲《百家春》,作為此次研究的主要方向。期望 藉由分析此曲之樂曲結構,以中胡演奏的實踐與詮釋加深對本作品的理解。更希望能透 過以上的研究,於文中體現「百家春」的重要性以及可能性,作為臺灣民間音樂保存與發展的重要參考紀錄。
  • Item
    阮在臺灣京劇樂隊的地位與功能
    (2023) 黃可嘉; Huang, Ke-Jia
    在傳統京劇樂隊中,文場主要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等四大件為伴奏樂器。隨著文化大革命,樣板戲的產生,以及國樂交響化的影響,京劇加入中阮、大阮伴奏,樂隊編制從原有的四大件擴充至六大件,彌補低音區的聲響,使得伴奏更為豐富。早期每位樂師都需要精通多種樂器的演奏,通常阮是四大件後的樂器,所以不會有主修的人來進行演奏,但在臺灣學院的體制下及市場上的需求,慢慢開始改變,現代臺灣京劇樂師,開始有專精一樣樂器的趨勢。由於臺灣少有論及京劇文場樂隊的運用之文獻,因此希望藉由訪談臺灣京劇伴奏樂師,與自身實際伴奏的經驗,探討阮在京劇樂隊中,與唱腔及其他文武場樂器的相互關係,以及阮的定弦、和弦、技法如何運用於京劇伴奏中。
  • Item
    《一日子弟》-紀錄片之製作論述
    (2023) 黃琬心; Huang, Wan-Hsin
    本篇報告主題以臺北社子地區的北管社團「並歡樂社」作為主要紀錄的起點,試圖觀察從此社團的經營模式檢視北管文化圈目前的學習狀態與困難。在書面報告中,首先以地方的信仰與源流來探究社團與地方之關係,而後討論「並歡樂社」的歷史淵源,瞭解社子傳統藝文活動的發展脈絡。過程將以動態民族誌的方式紀錄其曲館發展、組織經營、教學狀況、重要活動以及出陣過程等,並藉由現有的資料,從中探討北管子弟的凝聚力是如何產生?他們的社團態度又是為何?自2019年起,全球受冠狀病毒的影響持續至今,各類藝文活動延期或取消。尤其屬於團體活動的北管樂,COVID-19第三級疫情警戒時更是連練習都被禁止,筆者在疫情趨緩狀態下,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並將期間過程拍攝成紀錄。此次計畫由筆者親自進入北管社團中學習,透過直接互動的方式,更清楚理解「並歡樂社」的社團活絡度以及在整體傳統藝術活動中的參與度。再者,筆者能夠從社團參與各式藝文活動過程中,深思北管當前所受到的關注以及保存狀況。希望藉由此次紀錄能更加理解北管社團在地方上的真正意涵,以及分析北管社團在現代社會中所產生的不適應與產生的改變。這項紀錄片與本書面報告除了為「並歡樂社」的發展過程留下一份紀錄之外,也期盼能呈現其北管社團對於當地的特殊性。
  • Item
    林二檔案編目整理與內容探究
    (2023) 耿親易; Geng, Qin-Yi
    林二,一位才華橫溢、不懼挑戰的音樂家,一生熱愛探索與創新,擁有豐富多樣的音樂經歷。十三歲即展露作曲才華,創作了第一首日文作品,二十歲舉行個人作品發表會,曾被特准免役赴美深造,研究理論作曲、算法作曲、人工智慧、編程系統等,成為世界第一位舉辦電腦(電子計算機)音樂演奏會的先鋒人物。回臺致力臺灣本土音樂創作與推廣,在早期音樂著作權的推動方面亦付出相當大的貢獻。《林二檔案》是林二留下的所有第一手資料,內容物包括創作手稿、個人文件、照片、往來書信、剪報、節目單、影音資料等,其珍貴之處在於原始物件本身的稀有性與其產生的特殊連結,是有序記憶的呈現,人類文化的重要資產,因保留了最真實的音樂歷史與檔案產生者的身分與故事性,是與歷史連結的重要載體,成為研究者不可忽視的第一手資訊。本研究針對林二檔案的內容資訊進行深入探究,意在梳理物件之間的關聯性與特徵,以及對於此檔案歷史脈絡的建構、解讀與思考。透過文獻分析,了解林二相關研究與編目工作涉及之問題與定義,據以選定國內外兩份檢索工具之內容與特色進行個案分析,以作為林二檔案編目規劃之基礎。焦點集中於實踐過程的紀錄與歷史脈絡的連結。結合檔案研究,梳理林二的音樂人生,較完整體現林二檔案價值,為社會增添一份珍貴歷史記憶。最後歸納應用心得與實務工作所遇之困難,提出對於日後研究者之建議,供華人地區音樂檔案編目整理之實務工作參考,爭取未來保護更多珍貴收藏。
  • Item
    西域音樂風格之箏樂作品研究—以《煙霄引》、《行者》、《賽乃姆》為例
    (2022) 劉宴秀; Liu, Yen-Hsiu
    箏樂創作蓬勃發展以來,從移植、改編、再創作,直到今日結合多樣化的題材形成各種風格的箏樂作品。多元的箏樂作品不僅帶動演奏技法的開發,更是突破傳統五聲音階在轉調上的限制,在定弦上做出變革。在同樣風格類型的作品中,不同的成長背景與環境,造就作曲家各自的創作理念與題材運用,豐富了樂曲的呈現。西域自古即是東西方民族經濟、文化、宗教、音樂藝術交流的要道,融合來自各地豐富的文化資源,並對各地的音樂文化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日益多元的箏樂作品中,即有不少西域音樂風格的創作。最常見的如《西域隨想》(1996)、《西部主題暢想曲》(2005)...等。本文將以此風格箏樂作品作為研究對象,包括黃好吟描繪胡旋舞所作的《煙霄引》(2009)、魏軍描繪龜茲古國所作的《行者》(2015)、王建民描繪新疆賽乃姆樂舞所作的《賽乃姆》(2018),藉由研究以上三首箏樂作品探討其中的藝術背景與音樂特點。本論文第一章為緒論;第二、三、四章分別以三首樂曲為主,探討其作曲家背景、創作理念與源起,並透過分析樂曲定弦與結構,進而了解樂曲意境並掌握樂曲的表現方式。筆者經由此研究發現,透過作品從創作源起、題材選用、定弦設計直到樂曲創作的發展,從中了解作曲家選用的素材與描繪之意境的關聯,能進而讓演奏者結合自我理解,並且更具體地詮釋出樂曲所表達的藝術形象。
  • Item
    山東牟派笙演奏風格與技巧探討——以《微山湖船歌》、《掛紅燈》、《騎竹馬》為例
    (2023) 包佳玉; Pao, Chia-Yu
    本論文以中國山東最具有代表性的笙演奏家、笙教育家牟善平為研究對象,對其個人生平、創作思想、演奏技巧、作品風格等多個方面進行探討,就牟善平笙演奏藝術風格形成的脈絡並挖掘出其深層的藝術內涵,引導更多人理解和認識牟善平於笙演奏藝術在中國近現代笙藝術發展史中的地位與作用。其次,針對牟善平創作的代表性作品「微山湖船歌」、「掛紅燈」和「騎竹馬」,通過分析其作品的段落演奏詮釋和三首作品歷史背景、創作背景得出牟善平笙樂藝術的風格;最後,探索性地對牟善平的笙曲演奏特點進行了整理和總結。此外,本文在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音樂和豐富笙藝術發展史方面也同樣具有積極意義,牟善平獨創的「舌顫」技巧和獨到的「三大氣」在笙曲的創作方面,有許多經典曲目為教學及笙演奏者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 Item
    《聽見臺中》創作暨多媒體音樂會線上展覽實務報告
    (2023) 林姵妘; Lin, Pei-Yun
    《聽見臺中》創作暨多媒體音樂會是一場設計以共融藝術為概念的演出,內容方面結合臺中的傳統人文、名勝古蹟、在地美食以及原民文化等多樣元素,演出形式除了傳統的舞台表演之外,結合多媒體的影像還有北管樂團的轎前吹和泰雅族原住民舞蹈。此次演出以大墩國樂團為首,邀請南屯景樂軒和泰雅原舞工坊兩個團體,首次嘗試全曲目皆以臺中地方特色為主題的曲目進行演出。音樂藝術原本就是時間線性的產物,再加上這三年來全球疫情的影響,觀眾聆賞的形式徹底改變,大家更趨向於線上觀看表演與展覽,因此筆者藉此轉變將音樂會的內容和素材收錄於網站,不僅將觀眾的記憶延長,亦可讓在地文化的傳播更加廣泛,進而設計此次線上展覽。
  • Item
    林心蘋二胡協奏曲《密祉》之分析與詮釋
    (2023) 邱冠瑛; Chiu, Kuan-Ying
    林心蘋為近年活躍於臺灣的作曲家,近年來累積了大量的作品,其中有三首作品為二胡協奏曲,《密祉》一曲是最多人演奏的,這首作品於2015年首演之時,筆者正於小巨人絲竹樂團中擔任團員,此次亦是筆者首次參與該團的演出,因此《密祉》一曲在筆者的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發筆者想研究這首作品的動機。關於本文之研究,筆者將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文獻探討:第一部分為《密祉》演出影音資料,針對同為小巨人絲竹樂團伴奏的三個演出版本,比較相互之間的詮釋差異,並建構出樂曲的基本詮釋架構。第二部分為林心蘋相關之文獻,透過現有關於林心蘋之論文,從中了解林心蘋的音樂歷程、創作手法與理念。第三部分為《密祉》一曲所使用之素材《小河淌水》和《猜調》之相關文獻,筆者根據搜集之資料,對於《小河淌水》之作曲家生平、創作背景、曲式結構及發展進行詳細論述;《猜調》一曲以掌握其藝術特點及呈現其音樂風格為主。透過本研究,可以瞭解林心蘋的創作手法及理念,對於《密祉》一曲的創作背景及手法也有更清晰的理解。從研究中亦可以發現林心蘋在創作器樂作品上擅於展現樂器之特點,在演奏技巧上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演奏林心蘋的作品時,對於演奏者而言,是一種自我挑戰的過程。
  • Item
    卓溪與中正部落1967年布農族音樂的再研究
    (2023) 楊珮婕; Yang, Pei-Jie
    本論文透過對於採集過程、部落遷移史、歌者生命史、音樂分類與分析的探討,勾勒出1967年這次民歌採集的樣貌。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發起人之一的史惟亮,1967年7月22日帶領東隊成員葉國淦、林信來三人,在當地居民協助下,至卓溪村的Panitaz卓溪部落與Sinkan中正部落進行採集,其成果有36首布農族歌謠。從日本學者馬淵東一與布農族學者海樹兒・犮剌拉菲的研究,可得知卓溪村的早期遷徙歷史。經本論文研究,卓溪村的形成可分為三個階段。此外,本論文建構了歷史錄音中的歌者生平背景,發現歌者間具有的氏族關係,除有姻親關係,還有家族間合作換工關係。再將錄音資料中的歌謠重新認定曲數後,以族內觀點,將錄音資料分類,並進行歌謠探討與分析。布農族歌謠劃分為兩個種類:不具專屬名稱以及具專屬名稱。從36首歷史錄音中,卓溪村布農族人稱前者為tusasaus,tusasaus亦指演唱行為;具專屬名稱的形式,這36首曲目則包含malastapang、pisidadaidaz、pistahu、pislahi、manvavai形式。且不管演唱具或不具專屬名稱的歌謠,族人都會認為是在「進行tusasaus」——唯有歌唱malastapang時,則不會被認定是「在tusasaus」。本錄音中依據族人觀點劃分,有tusasaus 24首、malastapang 3首、manvavai 3首、pisidadaidaz 2首、屬於pistahu或pislahi的祭歌1首。另外還有1首歌謠受到教會影響的歌謠,以及2首日語歌謠,足見布農族族群遷徙與歷史發展的痕跡。現今有關布農族音樂的研究,大多以西部為主,東部地區的成果較少,本研究對於東部布農族人的歌謠文化,提供了認知的可能性。
  • Item
    臺灣當代揚琴作品《稻香情》與《天黑了》之分析與詮釋
    (2022) 饒心妤; Jao, Hsin-Yu
    回顧筆者十幾年學習揚琴的歷程,發現早期演奏的曲目多為大陸的作品,臺灣的作品相對較少,直到近幾年揚琴在臺灣迅速發展,原創揚琴作品開始受到重視,多位優秀的臺灣青年作曲家紛紛投入創作,並嘗試將在地所得的文化素材融入創作中,這也使筆者對臺灣當代揚琴作品產生興趣,進而促成此次研究。本篇以林心蘋《稻香情》與任重《天黑了》做為研究主題,希望透過筆者自身所學的專業,對作品的創作手法及理念進行探究,提出符合作曲家原意,又不失個人演奏想法的最佳詮釋。關於本文研究之相關文獻,目前已蒐集到多篇論文,文中也針對林心蘋與任重的音樂學習及創作歷程進行過研究;另外,關於樂曲素材之相關文獻,也蒐集到多本書籍、期刊、論文及網路資料,內容針對《稻香情》與《天黑了》創作時所用素材,包含了卑南族作曲家陸森寶與他的作品《美麗的稻穗》、作曲家林福裕與他的童歌作品《天黑黑欲落雨》,以及爵士音樂風格特點之所有素材相關文獻。透過蒐集來的文獻及訪談作曲家所得資料進行歸納整理與分析,協助筆者理解作曲家創作手法與理念,並以演奏者角度做樂曲詮釋探討。研究結果顯示,林心蘋為擅長以故事畫面創作的作曲家,在《稻香情》中她利用旋律來鋪陳,描繪出戰場中士兵思念故鄉之情及打仗時忐忑不安的情緒;而任重擅長將臺灣童歌與民謠做改編創作,這首《天黑了》結合了臺灣童歌《天黑黑欲落雨》旋律與爵士音樂的特點元素,形成兼具臺灣文化及爵士風格的創新作品。在詮釋演奏上,林心蘋本身具備揚琴演奏能力,她將自身經驗套入創作中,使《稻香情》有較多揚琴技術上的難度;而《天黑了》相對較無過多專業演奏技巧的問題,但也需費心思鑽研如何詮釋出樂曲中爵士風格特點,因此兩首作品也分別有著不同的困難之處需克服。
  • Item
    《聲聲不息》—鄒族鼻笛復振紀錄片
    (2022) 陳姷璇; Chen, You-Syuan
    鼻笛為原住民傳統樂器之一,最大特色是以鼻吹氣。此文要探究的並非最廣為人知 的排灣族雙管鼻笛,而是較少被研究的鄒族雙管鼻笛。本論文與影片相輔相成,包含相關文獻、影片前置作業與後製剪接工作之歷程等, 將影片無法完整呈現的細節記載於文本當中。並期望藉由紀錄片形式將鄒族面臨失傳的 傳統樂器再次紀錄,進而喚起觀眾對文化保存議題的思考。
  • Item
    太陽光的傳承-撒固兒部落豐年祭紀錄
    (2022) 林婉真; Lin, Wan-Chen
    本篇書面報告以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豐年祭為記錄主軸,豐年祭為部落一年之中最大盛典,此方面音樂文獻資料少之又少,論文研究更是完全沒有,而公開的音樂文獻也僅有甫正名時的兩個調查案,距今已10多年過去,比對過往資料與現在,因演唱者不同,唱法與記譜都有些微落差,並且仍有尚未採集的歌謠,故筆者於此篇書面報告除了講述影片的詮釋、拍攝手法外,也有一章節是有關現豐年祭上使用的所有傳統歌謠,以五線譜記載音高與歌詞,並搭配樂曲的解說。盼本書面報告除了為部落留下一份調查資料外,在若干年後,這份影音搭配紙本的紀錄也能給往後欲查詢資料者一份參考。
  • Item
    吹戲訴情—當代臺灣劇場歌仔戲吹管樂器的適況展演
    (2022) 林均柔; Lin, Chun-Jou
    本論文探討歌仔戲音樂中,文場主要吹管樂器,包括「品仔」、「洞簫」、「鴨母達仔」以及「嗩吶」的使用,並以「品仔」(笛子),以及當代劇場中吹管樂師經常使用的其他吹管樂器為主要探討對象。由於大多數歌仔戲演出時,吹管伴奏樂師需要一人身兼多種樂器,本文透過藝師訪談、既有影音資料的分析,以及作者自身經驗的整理等方法,探討吹管伴奏樂師運用不同吹管樂器的原則與考量。研究結果盼能讓讀者對於笛子與其他常用於劇場歌仔戲中之吹管樂器的運用模式與內涵意義有更深入的了解,並能啟發歌仔戲吹管樂師,使其對於如何演奏歌仔戲曲調,以至於使用傳統風格進行個人創作能有更豐富的想法。
  • Item
    從後場伴奏到器樂人聲-北管戲《北管福路-陰陽會》唱段在二胡上的實踐
    (2022) 張慈欣; Chang, Tzu-Hsin
    北管,是臺灣傳統音樂中的一大重要樂種,經由長時間發展而有了在地性的 變化。本研究通過文獻分析及筆者的學習經驗,從北管在臺的發展歷程、兩大系 統中的唱腔板式,及北管音樂中常使用的樂器做一個詳細介紹。提弦為北管福路戲曲之主弦,在演奏手法上雖然沒有二胡的複雜技巧,卻有 獨特的表現手法,在口傳心授的傳授方式下,缺乏系統性之紀錄與保存,透過與 藝師邱火榮學習,記錄提弦的加花演奏方式並加以整理。「器樂聲腔化」是二胡演奏家閔惠芬於 20 世紀 90 年代所提出的學術命題, 本研究嘗試以「聲腔器樂化」之方式,將北管福路戲曲《陰陽會》中的正調唱段 改編為《北管福路-陰陽會》二胡小品,並加以分析與詮釋。本文僅是筆者踐行「聲腔器樂化」及北管音樂之傳承保存等相關研究,為當 前階段的第一步,筆者將持續學習於此。期盼通過本研究的小小成果,為以上兩 個學術命題達到拋磚引玉之效果。
  • Item
    臺灣近年簫經典創作曲研究─以《孤鳥哀歌》《意與象》《蕭中簫》《馬蘭姑娘》為對象
    (2021) 張睿翎; Chang, Jui-Ling
    自本世紀以來,簫樂藝術在臺灣音樂家們的努力下,創作出多元的當代作品。起先多以傳統民歌與地方音樂為創作素材,後因作曲家之投入,簫樂創作之曲風多有突破,更因當代作曲家之參與,成長背景的差異各有不同的思維,簫樂作品有其特殊風格,如以現代音響的素材為靈感,創作出有別於傳統簫樂風格的新樂曲。在臺灣,簫樂的發展歷程中,陳焜晉以演奏家參與創作,陳中申則以演奏家兼作曲家投入簫樂,作曲家蕭泰然以浪漫手法創作簫樂,馬水龍更以現代創作手法創作出簫的新樂章;這些作品具有兩大特色:一為結合民歌以傳統變奏加花手法創作,加強樂曲演奏技巧與樂曲織度;二為結合東西音樂跨域多元的音樂風格,譜出新穎樂章。臺灣源自於多元文化的民族,善於吸收跨域的多元文化,形成多元的當代社會文化,此跨域、多元孕育在音樂上,成為新穎的音樂文化。本論文之結構如下: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是介紹作曲家陳焜晉、馬水龍、蕭泰然、陳中申的生涯與樂曲創作背景;第三章樂曲分析與詮釋,了解樂曲的架構與創作手法,並將有使用之臺灣民歌與創作樂曲做對比,以及如何詮釋樂曲;第四章結論,探討簫作品未來發展趨勢與走向。清楚簫樂成長歷程,了解樂曲背景、架構與如何詮釋樂曲演奏藝術,最終傳遞探析的簫樂珍貴內涵;驥期在簫樂藝術文化裡,起拋磚之作用,引領更多學習者投入簫樂之研究,使簫樂藝術更加提升。
  • Item
    吾鄉樂音-《賴德和樂展》紀錄片
    (2021) 唐賢賓; Tang, Hsien-Ping
    賴德和是現今臺灣音樂界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其創作生涯自1967年的發表首部作品木管五重奏《六月的夢》至今已經歷超過半世紀,為臺灣近代音樂歷史,留下了多部經典名作。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音樂館自2013年起推出「臺灣音樂憶像」系列音樂會,聚焦於演出國內作曲家之代表性作品。由於賴德和捐贈其創作手稿至該館,促成了2020年10月8日《賴德和樂展》於國家音樂廳的演出。筆者以紀錄片的手法呈現這場音樂會從彩排至演出的過程。透過與指揮、首席的訪談和樂團的排練,認識作曲家賴德和在交響曲《海神家族》與《吾鄉印象》裡,所賦予的臺灣音樂內涵。
  • Item
    臺灣古琴家王海燕的教學與傳承—線上展製作理念
    (2022) 張軒妮; Chang, Hsuan-Ni
    古琴是中國音樂中非常重要的傳統樂器,它富有高度的文化意義,不容易讓年輕一 輩的人士認識與學習,而臺灣古琴家王海燕扮演著古琴界承先啟後的角色,故本論文旨 在就王海燕的古琴教學與實踐、古琴曲演奏與創作曲及其在琴歌研究與創作作品諸方面 進行策展,主要內容的重點如下:先從臺灣古琴琴派-梅庵琴派的傳承概況做開頭簡介,並提出王海燕從吳宗漢先生 傳承此琴派的貢獻,再介紹王海燕的師承與學琴經歷,並透過親自訪談錄音的結果,整 理出王海燕的教學經驗及其心得。其次,特就王海燕的古琴演奏曲(〈春江花月夜〉、 〈普庵咒〉)與創作曲(〈靈泉〉、〈太極〉)探討王海燕的演奏詮釋手法與創作表達 理念。再者,則對王海燕的琴歌研究(如詩詞音樂與古琴歌曲)及其對琴歌吟誦的創作 作品、元明兩代的琴歌比較、琴歌創作與教學實踐加以整理與討論。最後,筆者則對本次策展的規劃與實踐的歷程做說明,從展覽製作的預前準備(包 括:收集資料、採訪錄影、錄音)與展覽製作設計與流程(包括:剪輯影片、平面設計、 製作藏品與展示設計等),筆者打造一個富有傳統特色的線上展覽,以王海燕為主軸, 將其對古琴音樂教學的貢獻與成就,呈現在中央研究院的開放博物館,讓更多人有機會 認識王海燕老師,也認識古琴,讓古琴在臺灣梅庵一脈的傳承得以延續。
  • Item
    王範地、王直《瀾滄春曉》之音樂分析與研究
    (2022) 江宜柔; Chiang, I-Jou
    中國傳統器樂作品,皆有以地方音樂或少數民族音樂作為音樂素材創作之樂曲,以展現其地方韻味與風格特色,而琵琶作為中國代表性樂器之一,有許多具有地方風情特色的作品,而以少數民族音樂為素材創作的樂曲亦有許多。本文以王範地、王直所創作之樂曲《瀾滄春曉》作為研究主題,探討拉祜族音樂概況及在樂曲中之運用。本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作曲家及樂曲背景之探討,藉由文獻資料的收集與閱讀,透過王範地、王直兩位作曲家的生平與理論、樂曲創作背景及元素等追朔,進而釐清樂曲背後的創作由來及發展;第二部分為拉祜族音樂之探討,在內容方面,以拉祜族源流與發展做出發,介紹族群特有的文化及與音樂相關的生活方式,並進而研究拉祜族音樂體裁、特色及常見樂器;第三部分為《瀾滄春曉》樂曲的分析與詮釋,由上述的章節之研究及王範地琵琶指法的探討,藉此對應筆者對《瀾滄春曉》的分析與詮釋;第四部份則是結論,總結了每一章節中的重點,並闡述筆者在本文中所獲得之意義及研究成果。
  • Item
    《敦煌琵琶譜》素材運用與詮釋分析-以琵琶曲《高窟餘韻》為例
    (2021) 劉又慈; Liu, Yu-Tzu
    琵琶曲《高窟餘韻》是筆者取自莫高窟中《敦煌琵琶譜》之素材創作而成的樂曲,莫高窟位於古代中國通往西域、中亞及歐洲的重要道路上,在此高窟中乘載著歷史的痕跡,也記載著東西方重要的藝術文化。本文章透過對作品的詮釋與分析,探討敦煌藝術,並對《敦煌琵琶譜》做整理與介紹。《敦煌琵琶譜》原藏於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中,1900年守護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籙無意間在編號16的藏經洞甬道中發現被砌封已久的石窟,此石窟後編號為17,石窟內蘊藏書籍、經卷、織繡、壁畫及塑像等文物。1908年法國探險家伯希和將其購至巴黎,現收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包括伯希和編號的P.3539、P.3719、P.3808三卷。其中於P.3808的經卷《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講解經文》背面,包含了保存較為完整的二十五首樂曲手抄譜,前人根據樂譜上的筆跡將樂譜分為三組,並推定出各組的定弦。琵琶曲《高窟餘韻》樂曲開頭運用聲響技巧描摹出高窟位於沙洲中卻依然屹立的傳承精神,樂音的線條則是運用《敦煌琵琶譜》中第一組樂曲之定弦及音階貫穿樂曲,以起、承、轉、合的概念及琵琶指法的變化,描繪出高窟中豐富的歷史文化。筆者透過琵琶曲《高窟餘韻》以現今的琵琶演奏方式及藝術表現思維,連結塵封已久的《敦煌琵琶譜》,呈現出別具一格的敦煌樣貌。
  • Item
    鍾耀光雙打擊樂協奏曲《秦王破陣樂》之探討
    (2022) 曾驛; Tseng, Yi
    《秦王破陣樂》最早起源於唐代,在經過時代的變遷後,雖然一度失傳,但經由各方學者研究及重新譯譜之後,將此曲繼續流傳下去,有許多作曲家以此曲作為創作題材,並重新編曲或創作出新曲子。鍾耀光所創作的《秦王破陣樂》,是以綜合打擊樂為主奏的雙打擊樂協奏曲。兩位演奏者在使用的打擊樂器中,一位演奏者主要使用中國打擊樂器,包含:雲鑼、排鼓、大堂鼓等,還有加上電鐵琴;另一位演奏者使用西洋打擊樂器,包含:大軍鼓、通通鼓、馬林巴木琴等。透過中西打擊樂的交融,使此曲擁有豐富的表現力。在演奏上,對兩位演奏者來說是一大挑戰,除了演奏者樂器的擺放位置、彼此都有複雜的旋律及節奏外,也考驗著演奏者彼此之間的默契。本次研究主要探討鍾耀光《秦王破陣樂》。透過兩個聲部之間的分析與詮釋可以更加了解作曲家在創作此曲的想法及中西打擊樂器的選用,例如:兩位演奏者在快板中都有加入金屬樂器,要表達戰爭時刀光劍影的畫面。進而探討中西打擊樂在國樂團的發展,可以得知打擊樂在樂團中的運用是更加廣泛及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