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Item 3D動畫角色造形設計運用於視覺構成之表現與研究(2005) 劉冠吟; LIU KUAN YIN近年來電腦3D繪圖技術的盛行,不論是應用於平面設計或是動畫表現上,已經在設計領域佔有重要技術層面,透過3D技術製作之動畫在現今不論是東方或是西方應用在生活上已有極普遍的現象,也因為在資訊爆炸、電腦時代來臨、數位技術漸漸地被發明、研究,動畫製作技術已經到達頗成熟、專業、精緻的狀態了。在一部動畫裡面,是否能具吸引性之成功與否,跟動畫中角色的造形息息相關。而角色的造形其組成相當多元,不但重視外形的特性,角色所傳達出的精神、個性也是不容忽略的。角色甚至是可以傳達某種文化意義的功能。也因為環境經驗的不同被解讀的意思也不同。 本研究藉由優良票房之知名動畫公司的相關文獻,經蒐集彙整後融入近年來環保議題的意念,研究並設計出具有所有年齡層都能接受的動畫角色,適合各式不同視覺構成以醒示環境倫理的道德觀。所以在設計動畫角色之前的準備工作,必須清楚知道此角色設計意圖、傳達訊息的目的。動畫角色人物之造形和文化訊息傳達之間的相互關係,由視覺化傳達設計精神。藉由3D動畫角色造形的表現應用於視覺構成,畫面加入有如觀看動畫動態感之視覺元素,利用趣味感、畫面色彩配置產生注目性,吸引觀者注意,再由觀者視覺思考經驗的不同解讀平面設計所要傳達之意念,進而達到省思、聯想之功能,而切入與人類自身息息相關之環境問題。Item 3D水墨藝術應用於水族動畫之創作研究(2014) 周國成; CHOU KUO-CHENG現今的數位科技日新月異,進步的速度可謂一日千里,尤其以3D電腦動畫的出現,讓動畫創作者們激起不少衝擊與刺激。除了影響傳統的2D動畫製作手法與工序,更對平面藝術創作,造成巨大的震撼與考驗,不僅顛覆了技術概念與創意思維,更翻新了藝術創作的新視野與價值觀,3D電腦動畫儼然已成為當代藝術與媒體的新寵兒。 傳統水墨繪畫藝術雖歷時千年之久,在視覺上若想再尋求突破與創新,則必彙整故有的思維與傳統的包袱,接受科技時代的數位媒體藝術與之結合,這是種無法迴避的時代趨勢,也是藝術發展的必要歷程。細觀60年代傳統水墨動畫的問世,震撼不少傳統水墨畫家與藝文人士,時至今日的3D水墨動畫異軍突起,發展至今才短短十數年,所影響與延伸的範圍已囊括了電視、電影、廣告、遊戲、動畫、互動媒體、行動藝術與其他視聽上的領域,這樣的魅力與可塑性實在不容小覷。 創作者將3D水墨動畫的研究範圍延伸至水族類生物間的互動故事,並參考希德‧菲爾德的三段式和黑格爾的“衝突律”劇本結構,將所創作的動畫故事賦予起伏之劇情,運用迪士尼動畫的12項基本法則,讓動畫作品增添趣味與誇張性,欲藉由水族類生物間互動的情節,呼應人類生物底層之本性與道德教化之糾結,意喻人類之間應該放下武力爭鬥,才能得有和平共處的世界。 從各階段的文獻探討、影片資料分析和創作者之實境觀察所得,並以3D動畫軟體Autodesk Maya、2D特效軟體Adobe After Effects、影像處理軟體Adobe Photoshop與後製剪輯軟體Adobe Premiere Pro為創作的工具,於創作過程中研究出更能突顯3D水墨動畫效果的材質擬真性、佈局於3D空間的表演優勢性以及運用數位媒材所展現意境的美感相容性,以提供後續欲使用3D水墨動畫概念創作之研究者參考依據與應用範疇,更期望能藉此創作論述,延續水墨藝術的創作精神與促進文化融合之動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