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多義圖形運用於SDGs宣傳之動態海報創作研究(2024) 連家瑢; Lian, Jia-Rong多義圖形源於完形心理學,部分的總和不等於整體,其表現形式富有多重涵義,藉由觀者自身不同生活經驗、家庭背景、環境因素等使視覺與心理對多義圖形產生不同的見解。歷史至今運用多義圖形進行的藝術及設計創作不勝枚舉,然而較少運用於動態表現上。本研究整理多義圖形的發展歷程,通過文獻與內容分析出多義圖形與動態海報的類型分別為:圖地反轉、曖昧圖像、平面視覺焦點轉移、迴轉錯視、同形異象、空間反轉、遠近錯視、拼貼錯視、多義圖像、漸變反轉共十種多義圖形之類型,並在研究結果得出上述十種類型的構成手法,其中,發現這十種類型的構成原理多是運用了同構的方式,使不同的圖像可以巧妙融合起來。內容分析中得出色彩的使用範圍多數不超過三種顏色,原因是多義圖形的圖像元素本身具有巧思與視覺趣味性,顏色以輔助的角色使海報更具有張力;而動態海報案例之內容分析中得出四種動態海報構成類型,分別為原型改變、空間視角、位置更動、特效動勢,並得出其構成手法。研究創作以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的17項目標為主題,將建構出的表現手法運用於17件動態海報上。經過創作實證後得到研究結論:(一)多義圖形的歷史發展與其構成原理為:從十六世紀運用拼貼組合來呈現局部與整體的變化性,到了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超現實主義早期不給圖與地明確的交代,而讓「圖」與「地」發生反轉之手法,來表現潛意識之境界,以及揭露出二十世紀當時世界動亂不定及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懷疑性,到了近代設計師利用多義圖形複合意象的特點來開發圖像新的可能性,通過案例之內容分析得出其構成原理為圖像並置、輪廓線位移相接、重疊、差集、封閉性原則、形的同構、線的同構、意義的同構、鏡像複製、材質置換、元素置換、並存組合、圖像錯位、文字排列、擬人、擬物、多義圖像、重複排列、漸變;(二)創作多義圖形之效果關鍵為圖像的通用性高;(三)以多義圖形表現手法應用於SDGs之主題創作,視覺具有趣味性;(四)動態海報呈現方式增加了多義圖形的敘事性與延展性;(五)多義圖形中的圖地反轉類型運用於動態海報可行性最高。Item 詩歌中月亮意象的符號表現之動態海報創作研究(2022) 何梓璇; He, Zi-Xuan在全球化的今天,訊息正以動態化的形式進行交互,使圖文關係可跨越空間與時間的禁錮,以傳達訊息為目的的海報也衍生出動態設計形式。詩歌這一傳統媒介希望跳脫出紙的特性得到更好的傳承,而月亮是中西詩歌中頻繁出現的意象之一,更是不同民族獨特的情感與文化的象徵符號,利用動態形式傳遞詩歌意象,也是對設計師傳達精準訊息的考驗和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要求。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法、個案分析法與創作實驗法梳理相關理論,藉由文獻探討整理海報的演變發展,分析動態海報的優勢與特點。總結詩歌中月亮意象的褒義貶義,分析中西方月亮意象異同的形成,並透過符號學歸納出語言符號轉換視覺意象的模式。在案例分析中探討海報的符號轉換與設計手法,得出動態海報心理層面的要素特點。同時在創作中選取中西13位詩人的15首「月亮意象詩歌」為創作內容,以動態海報形式挖掘中西月亮意象之魅力,最終創作出15件動態海報作品,研究的最終目標在於挖掘詩歌意象運用於動態海報上的創作模式。透過本次研究與創作得出以下五點結論:1.動態海報跨越空間的傳播性。2.動態海報多角度的敘事可能性。3.動態海報的時間、運動與聲音性。4.局部動態海報傳達詩歌意象的局限性。5.中西詩歌月亮意象形成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