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古蹟與老街建築裝飾應用在形象海報設計之研究─以大溪鎮為例(2010) 蕭美玲; Mei-ling Hsi現今海報設計除了傳達訊息與陳列裝飾外,更多了藝術欣賞與收藏價值,並附有形象傳達等功能。大溪為觀光經濟繁榮的小鎮之一,擁有許多在地歷史文化建築與古蹟,但鮮少有人細心欣賞認識大溪古蹟與歷史建築。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海報設計形式,發揮傳播效益。以古蹟和老街牌樓裝飾做形象海報設計,喚起人們對傳統建築認識與珍惜重視。 首先,本研究藉由文獻探討,了解大溪在地古蹟與老街建築裝飾與海報設計相關內容,做為實施創作的基礎概念。並收集海報作品進行構成內容分析。以構成基本要素分類為主,美的形式原理分析為輔,列舉分類參考海報作品。海報創作手法,以分析八種不同派別文化類─形象海報作品風格。最後,綜合這些作品的形式以及海報創作風格,根據平面設計理論,創作一系列富有審美性與東方建築美感意涵的海報作品。 藉由研究結果與實務創作可知:了解建築文化背景與特性,能有助於掌握表現蘊含文化意義於海報設計中。並透過擷取古蹟與老街建築裝飾,以東方色彩結合美學原理及影像合成表現形式等,賦予圖像新意,隱函在海報設計中,進而達到欣賞在地古蹟與歷史建築文化目的,傳達出在地建築文化生命力與建築之美。Item 平面空間視覺效果形成之創作與研究以認識古蹟活動海報為例(2005) 黃振妙摘 要 本論文的研究創作,是經由文獻探討的過程,將平面空間形式的表現加以整理分類,並對一般海報作品的空間形式及其表現方法予以表列分析、比較,及歸納所得的結論,進一步應用於視覺效果上的海報設計,創作的題材以認識古蹟活動海報的型態表現之。 古蹟文物的研究與應用不乏其人,本研究創作試著從台南市一級古蹟孔子廟、赤崁樓、台南大天后宮、安平古城殘蹟與億載金城等五處做為創作的題材,當中的孔子廟、赤崁樓之海神廟、台南大天后宮之主體建築外觀造形與建築裝飾物和台灣一般的寺廟作比較、分析,尤其在平面格局、屋頂、門窗,屋脊與山牆的飾物,雕刻、泥塑、彩繪等特殊涵意的造形,加以歸納整理之後,擷取成為本次創作的基本元素,並運用形體配置的關係、透視原理、色彩變化的差異性,融入中國繪畫高遠法、深遠法、平遠法的空間形式,表現出高聳性、深遠性、開闊性的空間,亦參酌了現代西洋繪畫的傳統透視法、對象物移動的繼時性空間法、畫者移動的繼時性空間法及超現實繪畫空間表現等觀念,綜合以上諸條件創作了不同時空的古蹟群組於同一平面,營造了立體空間的意象,重新塑造了府城古蹟魅力風采的孔廟巡禮、安平文化溯源、赤崁尋幽、金城春曉、護國佑民等海報設計作品,不僅以古蹟外觀呈現活動海報的型態外,更著重古蹟文化的內涵,突顯文化再造的價值,非但可以由本論文認識並認同自我鄉土文化的美好與可貴,尚可提昇身心靈的陶冶,喚起市民樂於參與認識古蹟民俗活動,俾使傳統鄉土藝術得以薪火相傳。 關鍵字:空間、視覺效果、古蹟、觀光景點、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