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6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形象之視覺設計與應用研究以苗栗窯業為例
    (2004) 連瓊芬
    隨著全球化與科技化兩股風潮的湧動,21世紀的新經濟型態已轉變為以創新為主之知識經濟型態,而「文化創意產業」也就在此時空背景下因應而生。尤其是在2002年行政院於「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提出政府的十項發展計畫,首次將「文化創意產業」列為重要項目後,更加明確指引出我國未來經濟型態發展的重要走向。 在國家政策的推行之下,全國各地皆積極找尋具有地方文化特色之產業。苗栗的陶瓷窯爐產業之源流與發展,極具歷史文化、藝術人文、休閒觀光之價值,相當具有開發潛力。包含了豐富的窯爐種類、傳統工藝品、現代柴燒藝術…等,極具文化與藝術之價值。但是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唯有整合所有資源與力量,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並且建立一個共同品牌,規劃整體之視覺形象,再配合行銷推廣策略,才能使傳統產業成功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 本研究方法採用質化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田野調查、口述歷史與深度訪談法進行探討。期望能從「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中,尋找出推廣苗栗窯業的有利條件,再藉由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以了解地方產業之現況與特色,最後規劃出一系列的品牌形象之視覺系統。 本研究以「苗栗窯」作為品牌名稱,以區別一般人對「鶯歌陶瓷」之根深蒂固印象。「窯爐」乃孕育「陶、瓷、磚」之母,因此本研究試圖強調其歷史性與文化性,在視覺識別(VI)形象的規劃上特以「自然、人文、感性」為訴求,將其文化、特色整合,轉化為視覺符號,為傳統產業賦予「精緻化、藝術化、生活化」之新生命。 在研究與創作過程中發現,窯廠經營者對建立共同品牌有相當濃厚的意願,對於視覺形象設計也充滿期待,並希冀能從政府的「文化創意產業計畫」中得到有利的掖助,藉由輔導及補助措施、經營資金的融通等,營造國內工藝發展的良好環境及條件,讓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能永續發展。 研究提出三點建議:(一)建立苗栗窯之共同品牌,整合各項資源,建立多元化行銷通路。(二)將苗栗窯業的發展源流,編入鄉土教學之教材,以達教育推廣之目標。(三)設立窯業博物館,成立全國窯業資訊研究中心。
  • Item
    品牌形象傳達之整合設計策略發展研究
    (2012) 楊宜樺
    品牌是一種需要不斷傳達的訊息,必須一致化與長期累積,不斷的重複傳達才能強化形象,過往企業委外由顧問公司協助管理品牌、確保品牌核心價值的呈現,現今更多的整合性任務落於企業體本身,如何正確落實一致性品牌形象與一致性訊息的行銷溝通是本研究探討的課題。因此本研究針對「品牌形象傳達之整合設計策略」議題進行探討,透過文獻探討以及深度訪談法,以歸納品牌形象傳達整合設計策略發展初期模式為研究目的。 研究結果發現 - 1.品牌建立的識別標準以及品牌資產是品牌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的行銷溝通規劃都必須整合考量,有助於強化品牌知名度、維持品牌形象一致性,同時協助識別發訊者,而品牌核心定位是策略最高不變指導原則。2. 創意策略單扮演維持一致性訊息、形象、創意以及各創意執行活動溝通的角色,是傳播策略中與創意有關的項目簡化的結果。策略單內容撰寫著重討論、詳列需求與保持彈性,須靈活運用並於執行過程中管制與及時調整,執行者可針對各自設計專業,加入訊息表現與執行相關事項協助自己或團隊之間的溝通。3. IMC傳播內容整合綜合歸納為(1)訊息主題整合:所有溝通工具所傳達的訊息、主題須整合一致(2)口徑一致:所有內容都相同,共享單一主題、形象、定位、訊息(3)共同的溝通符號:一個icon或slogan或symbol環繞(4)系列稿概念:同一主題、同一風格,但有不同的創意表現手法(5)共同創意元素:不同對象的傳播內容必須有共同的創意元素,避免訊息混淆,電視廣告擁有最完整的溝通內容(6)主視覺一致。雖然重複是提高記憶度不變原則,但仍需在預算、溝通年齡層、使用區域、媒體特性全盤考量下進行策略選擇與適當的調整。